字词 | 池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池盐 把盐池中的水通过煮晒制成盐,或听其自然结晶,叫池盐。盐池形成有两种,一是由于山脉围绕,河水滞留,而地面的大量碱质,又被山水不断冲积而形成。另一是河流被山脉阻挡,聚滞于低洼盆地,经过长期蒸发,含盐量丰富,形成盐池。我国盐池分布比较广,在山西、陕西、内蒙、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都有,而以山西的解池、甘肃的花马池最著名。按盐池的位置,又可分为导源于山脉系统和河流系统两类。导源于山脉系统的,如天山系新疆北路的七角井盐池、唐朝渠盐池、巴里坤湖和新疆南路的罗布泊,虽发源最早,但今已退化。属昆仑山系的,如青海诸盐池,喜马拉雅山系的,如西藏的腾格里海盐池。导源于河流系统的,都分布在黄河转弯处。如甘肃的花马盐池、内蒙古的吉兰泰盐池、河套套内盐池、山西的解池。解池以下,黄河流域没有盐池。若论池盐历史,当以山西之解池为最古。解池盐产,必依赖南风。古人说舜歌颂《南风》,在刮南风的时候,可以多获得财富,指的就是解池晒盐而言。《左传》成公六年,“晋诸大夫皆曰: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盐。”按郇、瑕两地均在解池附近,即说明解池盐利,由来已久。甘肃盐池,在汉代已有记载,三国魏明帝时,徐邈为凉州牧,请修武威、酒泉盐池。而花马大小盐池,则到明代开始称著。《汉书·西域传》里的“蒲类海”、“蒲昌海”,即今新疆的巴里坤湖、罗布泊。《汉书·地理志》朔方之金莲盐泽、青盐泽,即今内蒙古之鄂尔多斯旗地。 池盐chíyán从咸水湖采制的盐。 池盐;迟延◉ 池盐chíyán 名 从咸水湖提取的盐。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調料部 > 鹽 > 池鹽 池鹽 chíyán 以池水提煉製成的鹽。我國西藏、青海、新疆、山西、甘肅等處皆有,而以山西省的解池及甘肅省的花馬池爲最著名。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作咸》:“凡池鹽宇内有二:一出寧夏,供食邊鎮;一出山西解池,供晉豫諸郡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