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考古录地理考证著作。清王仁圃撰。十卷。仁圃,江西金谿人。著有《十三经策案》等。以江西古建筑、古迹、古物等内容为主,广引博征,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成书。约八万字。正文分郡邑、土地、山阜、川泽、古迹、冢墓、物产、故事、神异、杂志十门,考列府、州、厅、县及山川古迹三百九十二条。所据文献主要采自十三经及正史地理志。其中对西汉所设豫章十八县以及历代演变源流,设置更替,疆域变迁考订颇详。山阜、川泽两门多以《水经注》和《汉书·地理志》考订庐山、西山、石门山、石钟山、梅岭等二十七山岭,赣、盱、锦、信等三十余河流,并综述郦道元、李勃、苏轼三人关于石钟山钟声来源的不同看法,又纠正沿袭已久的“伏兵所败”为败伏山名来源之谬误。辑古文献中关于动物、植物、矿物五十七种,并备载其特点、产地。尤对铜、铁、云母、石炭、水晶等记载,为江西矿藏资源史料。故事、杂志主记江西历史人文掌故,遗闻轶事等,并对方言进行溯考。有乾隆三十二年(1767)刻本,光绪十七年(1891)重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