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江南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江南春 江南春❶又名《江南春慢》。宋吴文英自度曲,见《梦窗词稿》。系为张药翁杜衡山庄而赋,自注中吕商。《词谱》卷三五、《词律拾遗》卷五列录,双调,一百零九字,上片十句五仄韵,下片十一句六仄韵。 ☚ 江南好 江南柳 ☛ 江南春【题 解】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面对日渐衰落的晚唐,诗人要表现的是浓重的历史感,充分抒发了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忧伤之情,使忧伤之情变得更加深沉。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此诗是杜牧逝世前不久写的,笔畅墨润,自然简练。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第一、二句写的是晴景,第三、四句写的是雨景。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可谓“尺幅千里”。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的风光。“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中国的帝王素来喜欢修建楼台殿宇,“楼台”甚至可以说是国家的标志。楼台被毁或废弃可以视为国家的灭亡。所以一句“多少楼台烟雨中”,即可表现出几百年变幻的感觉。作者以敏锐的眼光,以实写虚,告诫晚唐统治者不要重蹈南朝灭亡的覆辙,表达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 江南春杜 牧
【原诗今译】
【鉴赏提示】 这是一首画面优美、引人入胜的佳作。诗人以辽阔的江南为背景,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对江南景物的特征作了高度的概括和形象的描绘,因而全诗犹如一幅清新而妍丽,广阔而幽远的江南水乡春色图。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人起句即把视野扩展开去,从大处着笔,渲染出千里江南,处处黄莺啼鸣,万物绿红相映的盎然春意。那座座流水环绕的村庄,依山凭势的城郭,随风飘扬的酒旗,给秀丽的江南大地更增添了勃勃生机。诗人笔下的黄莺、红花、绿叶、水村、山郭、酒旗,不是江南某一处山野名胜或园林景致。开头“千里”二字即点明,他是以尺幅之素绘江南千里春色,从而勾勒出锦绣江南的整体特色。这正表现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匠心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但是,明代的杨慎在《升庵诗话》中却谓:“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实际上,正如清人何文焕所言:“即在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红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题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历代诗话考索》)就诗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言,它是艺术概括的产物。诗人写景状物,自不必实录于所见,拘泥于所闻,既可写眼前景,又可写意中景,亦可二者相揉。诗人在这里即把实感与意象结而为一,以大写意的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地域广阔、物态万千的江南春景图。 江南春景除了明朗秀丽外,还表现在烟雨迷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又以干湿浓淡的笔墨,在千里江南图上描绘出了阴晴雨雾变化的特征。濛濛的雨丝,给那一座座、一处处庙宇楼台,渲染上一层烟雾迷濛的色彩,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朦胧之美。这色彩与上二句中描写的明媚春色形成了极大反差,从而使整个画面明暗错综,层次更叠,富有变化,生动、真实地写出了千里江南妩媚的情韵。 前后两种景色的对比,不仅完整了画面,而且也从色彩的对比中映衬出诗人的咏史思想。细细体察“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此中正蕴含着深深的感叹:二、三百年前建起的“四百八十寺”,随南朝的覆灭、历史的演进和风雨的侵蚀,倒的倒了,毁的毁了,现存的还有多少呢?那显赫一时的荣华富贵又到哪里去了呢? 这首小诗写景抒情辞微意远,状物绘像清灵活泼,显示了小杜诗歌意境清新、情味隽永的艺术特色。 江南春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这首词,通过描写江南春景来烘托少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亲人久出未归,转瞬又是春日。少妇愁绪满怀,凭窗远眺,聊以排遣烦恼。“波渺渺,柳依依”两句,描写江水长流,浩浩渺渺的景象。江水波涛浩渺,水天一线。那就是亲人所在的地方? 江堤上,杨柳行行,低垂水面。春风吹过,柳条飘舞,轻盈婀娜,撩人情思。接着,词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继续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象: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小小的村庄,绿荫半掩,绿草如茵,绵绵伸向远方。在偌大的天地之间,映衬着浩浩江流,柳堤草地,村庄显得那样孤单,那样宁静,却又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斜阳夕照中,轻风徐徐,杏花飞舞,几片粉红色的花瓣随风飘进窗内,带来一缕清香。多么秀丽的江南春景,多么美好的时光! 而这一切,不仅没有消除少妇心中思念的愁烦,反而更深地触动了她的感情,加剧了她的痛苦: “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明媚的春光,秀丽的景色,本当与亲人共享。试想情侣二人,携手漫步江堤,任春风拂面,柳条抚肩,看春草如碧,红杏飞花,这是何等惬意,何等幸福。可自己却只能寂寂闺房,独自凭窗。眼前的春景越美,就越勾起少妇的相思之情; 眼前的春意越浓,就越引出少妇的孤寂凄凉之感。热闹的春天景象与少妇的悲愁忧伤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强烈地烘托出少妇对远人的思念。况且,杏花落了,明春还会开;春天去了,明年又会来。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青春一去,不再复返。看着窗外的莺飞草长,柳荫花落,少妇感到年华正在流逝,青春正在消退。美好的青春年华就在这孤苦忧伤的等待中消逝,怎不叫人芳心欲碎,愁怨倍生? “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少妇的思念已由忧愁而深化为哀怨。这种愁怨并生的思念细腻地表达了少妇对远人的深情。 诗贵含蓄,词重蕴藉。寇准这首小令,就有风流蕴藉的特色。词中以景写情,景美情深,且又音韵流丽,格调清新。其中“柳依依”、“芳草远”分别出自于《诗经·小雅·采薇》和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前者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行人之语;后者曰:“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是思妇之词。作者化用于此,深化了词中景物描写的内涵,起到了引发少妇的思绪的作用。词的最后两句,显然受到温庭筠的影响。温词曰: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望江南》)故明代卓人月评此作为“全拟《花间》”(《古今词统》)卷二)。由此也可见出宋初词人对晚唐词风的模仿和继承。 江南春(唐)杜牧
【题解】 这首《江南春》是素负盛誉的佳作。短短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多姿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作者】 杜牧,唐代诗人,生平见前江苏《泊秦淮》诗。 【注释】 ①千里:指辽阔的江南。②山郭:依山的城郭。酒旗风:酒旗在风中招展。酒旗,酒家门前的招旗。③南朝:指东晋以后,占据南方的宋、齐、梁、陈四朝。历史上,南朝皇帝以佞佛著名。四百八十寺:言寺庙之多,非实指。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莺(yīng):黄莺鸟。郭(guō):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道外墙。南朝:东 晋灭亡后,先后在南方地区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 【大意】春天悄悄地来临了,辽阔的江南大地上,黄莺在欢快地歌唱,茂密的 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水边的村庄里,山脚下的小城中,随处都是迎 风招展的酒家店招。南朝时建造的许多雄伟寺院,留下了数不清的亭台 楼阁,矗立在烟雾一般的蒙蒙细雨中。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大和七年(833)春诗人奉沈传师命由宣州、经建康往扬州聘问牛僧孺,诗即作于往返途中。 前二写千里江南之明媚风光,妙在十四字中包举山水、城乡(村郭)、花鸟、红绿等等,得句又自然浑整。杨升庵曾对“千里”二字表示不然:“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何文焕驳曰:“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即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诗是可以思接千载而视通万里的,杨升庵一时胡涂也。 后二之妙在写最具特色的江南烟雨,以烟雨楼台映衬明媚春光,笔致灵妙,馀音悠远。且于写景有弦外之音,南朝统治者多佞佛,一朝有一朝建筑,无怪江南佛寺之多也(四百八十乃数目堆垛,是杜牧惯用的营造气势的手法)。 造寺者佞佛乞求保估的目的没有达到,而点缀在山水红绿之间的这些金碧辉煌的佛寺,却形成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观,为江南之春生色不少,这实在是太有意思了。这一重诗味不是政治讽刺,而是对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的玩味和沉思,而这沉思又是和诗人对自然美的歌咏水乳交融,也就更加耐人玩味。 江南春 江南春江南春是哈尔滨市 一座大型综合性饭店,该饭店主营高级中餐和宴会,突出中国八大菜系中的山东菜和北京菜肴,清淡不腻,味美可口。在诸多菜肴中,尤以扒菜著称,著名菜有:红扒熊掌、白扒鱼翅、扒猴头蘑、扒犴鼻、扒海参鸡腿等。另外南餐部,重点烹制湖南菜,即中国八大菜系中的湘菜。水饺部经营全国闻名的哈尔滨三鲜水饺;选用鲜肉做馅,加海参、虾籽、海米、纯正芝麻香油,鸡汤拌馅,精粉饺子皮,鲜美香醇,营养丰富,香而不腻。 ☚ 华梅西餐厅 北来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