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汉魏丛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汉魏丛书

 《汉魏丛书》是一部专收汉魏人著作的综合性丛书。明代嘉靖中何镗辑。原本已佚。据何允中称为百种。是书镗辑而未刻。万历中,程荣从中选刻了38种,共251卷,仍名《汉魏丛书》。有万历中新安程氏刻印本,民国十四年(1925)上海商务印书馆据程氏本影印。后何允中又从旧目中“搜益其半”得80种,是为《广汉魏丛书》。有明万历二十年(1592)刊本,清嘉庆中刊本。程、何刊本前均有屠隆序,何允中在跋语中则说还看到过屠隆刻本,张骞据此说何氏所刻乃据屠隆本。《明史·艺文志·类书类》载有屠隆《汉魏丛书》60卷,或即为何氏所见。不过亦有说是程荣删削了屠隆本。清时王谟鉴于何氏本已不多见,程氏本所造种册又过简,故又将《唐宋丛书》中汉魏人的10多种著作增补进去,共得86种,又广为94种,是为《增订汉魏丛书》。有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金溪王氏刊本,光绪二十年(1876)红杏山房刊本,民国四年(1915)蜀南马湖卢树柟修补印本,光绪六年(1880)三余堂刊本。后张骞又“广搜新旧之刻,特骋通儒,详加考究,复增至九十六种。”(《增订汉魏丛书·张骞序》)于宣统三年(1911)由上海大通书局石印颁行。上述3书就其编辑意图和收书内容来看同出一源,仅书名和收书数目上略有不同,后两书可视为前书的增补之作。
 何镗,明处州括苍(今浙江丽水县东南)人,字振卿,号宾严。嘉靖进士。官至两江提学佥事。除辑有《汉魏丛书》百种外,还有《括苍汇纪》、《古今游名山记》等。程荣,字伯仁,歙县(今安徽)人。何允中,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天启进士。王谟,清金溪(今江西境内)人,字仁圃,一字汶上。乾隆进士,授建昌教授,在官肆力撰述,纂集丛书,书成告归。他博极群书、纂集丛书之余,“复采汉魏以来有录无书诸引见传注类部中者”400余种,辑成《汉魏遗书》(《汉魏遗书·张敦仁序》)。另还有《江西考古录》、《豫章十代文献略》、《经说杂著》、《诗文集》等著述。
 该书各本都以四部分类。程氏本收经籍11种,史籍4种,子籍23种,集籍留而未刻。何氏本收经翼17种,别史15种,子余21种,载籍27种。王氏本收经翼20种,别史17种,子余26种,载籍33种。此本对何氏本分类进行了订正,并于各书之后附有其参考各家书录题解作的跋语。
 该书虽名为《汉魏丛书》,实际其所选书目“上及先秦,下逮六朝”(《增订汉魏丛书 ·张骞序》)。之所以“上及先秦”,何允中解释说是因为那些先秦书目中由汉魏人作注。但他认为屠隆序中所讲亦有道理,即“汉以前间收秦,明汉有秦之遗风也;魏以后间收六朝,明魏为六朝之滥觞也。达者悟此,不惟征文,亦可考世。”
 该丛书的另一个特点是所选书目多古经逸史、稗官野乘之作,何允中认为它们可以起到“羽翼经史”的作用,所以他以“经翼”、“别史”、“子余”来命名四部,颇具匠心,表明其选目在十三经、正史及先秦诸子之外但与此相关,即“次其品外者”。如经部的《易传》、《易林》,史部的汉无名氏著《杂事秘辛》、汉伶玄撰《飞燕外传》,子部的汉张良注《阴符经》、黄石公著《素书》,集部的汉应劭《风俗通义》、魏刘邵著《人物志》等。
 正由于该丛书有上述特点,所以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首先,通过该丛书,可以窥见先秦汉魏六朝之际文学风格及社会的某些特征和变迁轨迹,即“征文”、“考世”也。其次,该丛书所辑多罕见于正史记载,且多有散佚,赖此书才能够保存流传至今,所以,它在历史研究中又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

汉魏丛书

丛书。原为明嘉靖中何镗辑,预计百种,未刻。后为程荣辑,收书三十八种,于万历年间刊刻。荣字伯仁,歙县(今属安徽)人。于万历年间承何镗辑古经逸史、稗官野乘之志,选刻三十八种,有万历中新安程氏本。民国十四年(1925)商务印书馆影印程氏本。万历二十年(1592)何允中补刻,增至八十种,分经翼、别史、子余、载籍四类,题名《广汉魏丛书》,有明万历及清嘉庆中刊本。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王谟再增至九十六种仍依何本分四类,题名《增订汉魏丛书》,每书多附有王谟书引及跋识。有乾隆间金谿本及光绪二年(1876)红杏山房刊本,民国四年(1915)蜀南马湖卢树修补印本。又有光绪六年三余堂刊本,宣统间上海大通书局石印本。

汉魏丛书

三十八种,二百五十卷。明程荣编辑。程荣为明代万历年间新安(今浙江淳安县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汉魏丛书》为丛书中的名著,据说辑自明代何镗,然而未见流传,其真实性已不得而知,现传世本为程荣编辑,共收书三十八种:《京房易传》三卷,汉京房撰; 《周易略例》一卷,晋王弼撰;《三坟书》一卷,晋阮咸注;《诗说》一卷,汉申培撰;《韩诗外传》十卷,汉韩婴撰;《大戴礼记》十三卷,汉戴德撰;《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白虎通德论》二卷,汉班固撰; 《独断》二卷,汉蔡邕撰; 《忠经》一卷,汉马融撰;《方言》十三卷,汉扬雄纪;《元经薛氏传》十卷,隋王通经、唐薛收传;《汲冢周书》十卷,晋孔晁注;《穆天子传》六卷,晋郭璞注;《西京杂记》六卷,晋葛洪集;《素书》一卷,汉黄石公撰;《新语》二卷,汉陆贾撰;《孔丛子》三卷,汉孔鲋撰;《新序》十卷,汉刘向撰;《说苑》二十卷,汉刘向撰;《新书》十卷,汉贾谊撰;《法言》十卷,汉扬雄撰;《潜夫论》十卷,汉王符撰; 《申鉴》五卷,汉荀悦撰; 《中论》二卷,汉徐干撰;《颜氏家训》二卷,北齐颜之推撰;《商子》五卷,署秦公孙鞅撰;《人物志》三卷,魏刘邵撰;《风俗通义》十卷,汉应邵撰;《刘子新论》十卷,梁刘勰撰; 《神异经》一卷,汉东方朔撰; 《洞冥记》四卷,汉郭宪撰;《述异记》二卷,梁任昉撰;《王子年拾遗记》十卷,晋王嘉撰;《甘石星经》二卷,汉甘公、石申撰;《飞燕外传》一卷,汉伶玄撰;《古今刀剑录》一卷,梁陶弘景撰;《论衡》三十卷,汉王充撰。以上子目书绝大多数为汉魏时期的著作,但也酌收了少量本期以外之作。这样做的目的,据书前屠隆序言的解释说:“然汉以前间收秦,明汉有秦之遗风也;魏以后间收六朝,明魏为六朝之滥觞也。”丛书保存了汉魏间多种典籍,向为学界所推重。刊行之后,又有明人何允中续编《广汉魏丛书》,收书共八十种(详见该条);清人王谟又编《增订汉魏丛书》,收书增至九十六种(详见该条)。这两种书都是由《汉魏丛书》基础上扩衍而成,可看作程荣之书的派生本。本丛书流传较少,主要有明万历年间程(荣)氏刊本、民国十四年(1925)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等,1992年吉林大学出版社又据万历程氏刊本影印出版。

汉魏丛书

汉魏丛书

古丛书名,明代嘉靖年间何镗编辑,共100种,所收多为古经逸史、稗官野乘,保存了一批杂史野史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原稿未刊行,万历时程荣选刻38种,后何允中补刻增至80种,更名《广汉魏丛书》,乾隆时王谟再增至96种并重加编次,更名《增订汉魏丛书》。

☚ 汉学堂丛书   北堂书钞 ☛
0000380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