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阴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汉阴县安康地区辖县,位于安康地区西部。面积1374平方公里,人口27.46万,其中农业人口25.49万人。居民以汉族为主。辖蒲溪、汉阳、漩涡、平梁、铁佛5个区和城关、蒲溪、涧池3个镇及凤亭、永宁、小街、双乳、安良、田禾、金花、清明寨、龙潭、汉阳、黎明、双坪、天池、渭溪、堰坪、红星、高梁、三河、药王、酒店、八庙、三清、鹿鸣、水田、石条街、铜钱、双河口、黄龙、龙垭38个乡,263个村民委员会,1737个村民小组。汉阴县夏代属梁。商代和西周属庸国。春秋战国属楚国、巴国。战国前期属楚国。战国后期和秦代属西城县。汉代始设安阳县,属汉中郡。蜀时属西城郡。魏时属魏兴郡。晋代先改为安康县,后改名宁都县。南朝宋齐时属安康郡。梁代再称安康县。北周设宁都郡、金城郡,属直州。隋代复设安康县。唐代始称汉阴县,县城在今石泉县之石泉嘴。因地处汉江之南,故称汉阴县。宋皇祐四年(1052)原县城被水淹,宋绍兴二年(1132)迁于今址。清代改为汉阴厅,属安康县,民国时期复置汉阴县。1958年并入石泉县。1961年恢复汉阴县。汉阴县南临巴山,北依秦岭,中部有凤凰山脉东西横贯,南部和中部为汉江谷地与月河川道,形成“三山两川”的地貌轮廓。除月河川道外,大部分地区为低山丘陵。最高点凤凰山海拔2728米,最低点双乳乡海拔292米。县城海拔360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1℃。年平均日照176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69.5毫米,多集中在7~9月。年无霜期258天。河流为汉江水系。汉江在境内流长21公里,一级支流有月河。境内有林地面积28.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1.36%。用材林以松、杉、桦和红椿为主,其余多为杂木。经济林主要有桑、油桐、茶叶、生漆。中药材有250多种,国家收购150多种。野生动物有獐、麂、獾、熊、苏门羚、锦鸡、野猪等。矿产有沙金、石灰岩、大理石、硫磺矿等。 汉阴县的丝麻业 县城东南角的文峰塔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 (1875),塔5层,高40多米。汉江北岸的阮家坝遗址,发现大量仰韶文化遗物。 汉阴县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是全省粮油生产基地。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次为红薯、洋芋、豆类,其中水稻占粮食总产的45.7%。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烟叶、苎麻,次为芝麻、花生。有耕地31.9万亩,其中水田9.87万亩,水浇地0.11万亩,水平梯田7.08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2.67万千瓦,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3724吨。粮食总产量96436吨,油料5602吨,其中油菜籽5296吨,位居全地区首位。烟叶390吨,苎麻121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为主,次为家禽、羊。1990年生猪存栏12.9万头,出栏肥猪7万头,牛2.6万头,家禽29.8万只,羊1万只。林产品以蚕茧、油桐耔为主,次为茶叶、生漆。年产蚕茧790吨,油桐籽530吨,茶叶12吨,生漆37吨。1990年有乡镇企业5581个,从业人员1.2万人,总产值3294万元,总收入5006万元。年农业总产值1.43亿元,农村社会总产值1.77亿元,净收入9115万元。工业已初步形成丝麻纺织、机械制造、化工等支柱行业。全县工业企业72个,职工2929人,工业总产值6298万元。工业企业主要有计量器厂、麻棉纺织厂化工厂。产品主要有机械售油器、喷塑钢门窗、丝绸、棉布、化纤布、铵锑炸药等。山鹰牌机械售油器为部优产品行销全国。阳安铁路和汉(中)白(河)公路纵贯全境1990年邮程200.8公里,电话装机838部,发行报刊14万份,邮电业务总量103万元。1990年农副产品收购总额3191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394万元; 财政收入952万元,财政支出1979万元。1990年有专业技术人员947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77人。有高中4所,教师89人,在校学生1254人;初中16所,教师402人,在校学生5659人; 小学293所,教师1263人,在校学生2.95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5.8%。县城有电影院、文化馆、书店 、图书馆、体育场等设 施。有医疗卫生机构51个,卫生技术人员474人,病床215张。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97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670元。 汉阴县 汉阴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中游,如月河、观音河、洞河均属汉江水系。三国魏置安阳县、晋改安康县、唐称汉阴县、清称汉阴厅,1913年复置汉阴县至今。面积1 347平方公里,人口28万。县城城关镇,隶属安康地区。阳安铁路经过境内。矿藏有石灰石、大理石、沙金、脉金、硫矿、铀矿等。林业和农业发达。珍稀树种有银杏、樟、楠、三尖杉等。有二花、天麻、丹皮、杜仲等中药材200余种。 ☚ 白河县 留坝县 ☛ 汉阴县唐至德二年(757年)以安康县改名,治所在今陕西石泉县东南汉江西南岸石泉咀附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