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陵南北两区从葬坑遗址hanyangling nanbei liangqu congzangkeng yizhi
南区从葬坑位于汉景帝帝陵东南、后陵正南。范围东西320米,南北200米。共有从葬坑24条,长25米~291米,宽多为4米。平面形状有长条形和“中”字形两类,均为南北向。24条从葬坑成东西向14行排列,每行坑数为1座~6座,行距20米。其整体排列似有一定规律,坐西面东,南北对称。北区从葬坑位于帝陵西北,除坐南面北外,其面积、坑数、行数、排列均同南区。1990年~199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汉阳陵考古队先后对南区的14座从葬坑进行了部分试掘或整体发掘,这些坑中有排列密集的武士俑群,有堆放粮食的仓库,还有牛、羊、猪、狗、鸡等陶动物俑及成组的陶、铁、铜质生活用具,全面展现了汉代的军旅场景。南区从葬坑均为地下隧道式木框架结构。其营筑方法为:先自地面向下挖掘坑穴,并在两端留出斜坡,以作施工通道;然后在坑底横铺木板,坑两侧壁下置纵向垫木(即“地”),上立方柱,柱高约2米,其间镶嵌以榫卯套合的侧枋板,坑道顶部在两侧枋木上横铺棚木,棚木上再铺设席子。这些工作完成后,再从坑两端的斜坡通道将准备埋葬的陪葬品,运入坑内置放,然后将两侧通道以木板封堵,最后回填土方,并加夯筑。这些木质的建筑材料经两千余年均已朽腐无存,现在能看到的只有一些白色粉末和压在泥土上的木板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