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專居部 > 帝居 > 漢闕 漢闕 hànquè 漢朝之宫闕。南朝梁·陸倕《和昭明太子鐘山解講》詩:“終南鄰漢闕,高掌跨周京。”唐·杜甫《贈李八秘書别三十韻》:“六龍瞻漢闕,萬騎略姚壚。”宋·韓駒《送俞仲寬赴宿倅》詩:“千里即應歸漢闕,一帆從此别淮山。” 汉阙汉代成对地建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左、右分列,形成中间空缺的形制,故名阙 (古汉语“缺” 通 “阙”)。周时就已出现,但现存最早的遗物是汉阙,有9座被国务院1961年及1988年分别公布为第一批和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四川有5座: 渠县冯焕阙、沈君阙,绵阳市平阳府君阙,雅安市高颐阙,芦山县樊敏阙及石刻。现存石阙中基本完整的有25座,四川有16座,均用块石雕琢后砌成。石阙可分为仿木构型和土石型两种。雅安市高颐阙就是仿木构型的代表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