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福特保留地Hanfute BaoliudiHanford Reservation
美国第一个核武器钚装料的生产基地,过去称汉福特工程厂或汉福特工厂。它位于华盛顿州里奇兰的西北,占地约1500km2。目前,主要设施由西屋汉福特公司代能源部运营。
汉福特保留地的第一座生产堆(B堆)于1943年6月开始施工,1944年9月建成投产。1944年12月从该堆卸出的乏燃料运到了刚建成的乏燃料后处理厂(T厂)进行后处理。汉福特生产的第一批钚在1945年2月即运至武器设计、研制和装配的基地——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1945年7月美国在国内试爆成功第一个钚装置。同年8月9日,以汉福特生产的钚为装料的核弹投在日本的长崎。
从1943年起,美国在汉福特保留地的5个地区建设了一大批核设施及有关辅助设施,其中主要有:
❶在100号地区的8座石墨慢化轻水冷却生产堆和一座同一堆型的生产发电两用堆(N堆);
❷在200号地区的5座大型后处理厂、UO3厂、钚纯化精制厂(两个厂)以及废物的贮存和处理设施;
❸在300号地区的研究和发展实验室和N堆燃料制造厂;
❹在400号地区的快通量实验装置(FTFF);
❺在600号地区的辅助设施。
由于美国的武器级钚库存已趋饱和,美国在1970年全部关闭了汉福特的所有8座生产堆。1986年,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特大事故后,因堆型基本相同,所以N堆的安全问题引起了美国各方面的关注。经专家检查发现存在着约130个安全问题。该堆从1987年起停堆。现有关方面已正式宣布,该堆不再启动。
汉福特的后处理工厂,最初的三座采用磷酸铋沉淀流程,第四座采用以甲基异丁基酮为溶剂的萃取流程,它们的运行效果都不好。因此,1955年建成的第五座后处理厂——普雷克斯(Purex)厂改用以磷酸三丁酯(TBP)为溶剂的萃取流程。该流程的运行效果较好,现在世界各国的军用和民用后处理厂都采用这一流程。
汉福特的普雷克斯厂在1972年停止运行。但1983年因有生产任务经整修后又投入运行。1988年又因安全问题而停产。后来,美国虽采取了多种措施,力图使工厂再次运转起来,但因遭到各方的反对,该厂一直未能再次运转起来。
从1944年起,汉福特各后处理厂已处理的乏燃料达10万t,因此积存的高放废液达227000m3,总放射性活度达8×1018Ba。另外,该地区土壤的放射性污染也很严重。据估算,汉福特保留地的净化费用可能需要约3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