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hànfú〈名〉 汉服即是指汉族传统民族服装,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汉民族服饰传统延续了超过3700年的时间。其间汉服随时代变迁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样式,但其最主要形制,“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的特点却始终没有改变。 汉服hànfú〈名〉汉族传统民族服装。 汉服hànfú❶辽代时称汉族服饰为“汉服”,契丹本民族的服饰为“国服”,后为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沿用。《辽史·仪卫志二》:“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后,大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后,大礼并汉服矣。”清谈迁《北游录·纪闻下》:“太宗德光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徐珂《清稗类钞·服饰》:“(清)高宗在宫,尝屡衣汉服,欲竟易之。” ❷后人称汉代的服饰。明文震亨《长物志·衣饰》:“至于蝉冠朱衣,方心曲领,玉佩朱履之为‘汉服’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