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口民国日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汉口民国日报 《汉口民国日报》北伐军攻克武汉三镇后,以董用威(必武)为首的国民党湖北省、汉口特别市党部即与总政治部着手创办“国民党在中国中部唯一言论机关——《汉口民国日报》。1926年11月20日发刊。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到武汉后,一度由国民党中央和国民党湖北省、汉口特别市党部合办。1927年3月明确为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机关报。总经理为董用威,毛泽民为代理经理,总编辑先后为宛希俨(1926、11—1927、3),高语罕(1927、3~4)、沈雁冰(1927、4—7),主要编辑有石倍嘉、马念一(哲民)、孙际旦、李达可等。实权掌握在共产党员手中,实际上是由共产党人公开领导的以国共统一战线面貌出现的大型日报。最初为每日对开三大张,1927年元旦后改为5大张,其中国内外新闻6版,广告4版,发行量为4,000至10,000份。曾在上海、北京、广州、南昌、福州、莫斯科、日内瓦、伦敦、纽约、巴黎等处增聘特邀通讯员。董必武任社长期间,坚持三大政策,宣传联合反对军阀,支持北伐、支持工农运动,努力扩大国内外反帝统一战线,与国民党右派展开斗争,该报还重视对工农运动的宣传,经常以大量篇幅反映工农运动的情况。沈雁冰任总编后,从5月份开始另附不定期副刊一大张。新闻版还刊有新闻照片,这在武汉报界属创举。该报联系面广,综合性强,较全面忠实地反映了武汉国民政府时期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备受国内读者的欢迎,而且在国外也有很广的联系和影响。汪精卫叛变后,该报共产党员撤出,报纸为国民党右派控制,同年9月30日因内部矛盾停刊。 ☚ 汉口市各报编辑人协会 汉口外勤记者联谊会 ☛ 汉口民国日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名为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机关报,实为中共中央宣传部直接领导的全国性报纸。1926年11月25日在汉口创刊。董必武任经理,宛希俨、高语罕、沈雁冰先后任主编。该报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报道全国的革命形势,记载武汉政府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情况,揭露和反对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活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董必武辞职,报社被迫改组为国民党的报纸。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