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汉代哲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汉代哲学

006 汉代哲学

公无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的哲学。西汉初年,道、法、阴阳、纵横家活跃,并出现儒道互绌。黄老之学兴盛。出现了陆贾、贾谊等唯物主义思想家,以及《黄帝内经》、《淮南子》等重要哲学著作。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开始占据统治地位,天人感应目的论和王权神授的思想鼓噪一时,三纲五常被认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由于汉光武帝和汉章帝的提倡,谶纬迷信更为泛滥流行。《白虎通》的编撰,标志着纬书的法典化,谶纬迷信的合法化。但是,司马迁、扬雄、桓谭、王充、仲长统、王符等唯物主义哲学家竭力反对宗教神学,他们主要围绕“天人”关系、“形神”关系,对董仲舒、《白虎通》为代表的宗教神学进行了批判。尤其是王充,他提出了“元气自然”论的观点,从本体论、认识论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两汉盛行的宗教唯心主义哲学,还著《问孔》、《刺孟》抨击儒家,反对把儒家的经典变成教条,把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又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此外,在东汉末年还出现了奉老子为教主的道教。道教经典《太平经》、《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想尔注》、《周易参同契》等,阐述了前所未有的人生哲学、自然哲学、伦理思想的观点,而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虽以方术得以传播,但安世高所译《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支娄迦谶所译《道行般若经》、《般舟三昧经》、《首楞严经》都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随着农民起义斗争的高涨,唯物主义思想家对两汉官方哲学的批判,以及两汉今古文经学走向合流,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低落,唯物主义思想家和农民起义军又重视《老子》,也为魏晋玄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先秦哲学   魏晋哲学 ☛
000032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