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永通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永通桥

永通桥

在河北省赵县西门外清水河上,俗称小石桥。有关其建造的具体时间,众说纷纭。一说不晚于宋代;一说始建于金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5年);而元代纳新《河朔访古纪》及清代《畿辅通志》等志书则称其建于后汉乾祐二年(公元949年)。据考证它是由赵州人裒钱主持、模仿安济桥的结构形式修造的拱桥。全长32米,跨度长约26米,宽6.34米。由21道纵向并列的拱券石构成,大拱肩上亦设四个小拱,每个小拱也有21道拱圈。但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工匠们适当地增大了小拱与大拱幅度的比例。永通桥是以雕刻艺术见称的。正如当地流传着的俗语那样:“大石桥看功劳(指安济桥对世界桥梁史的贡献),小石桥看花草(精美的装饰)”。永通桥面的22根方形望柱和22块栏板及各小券的撞券石上,浮雕着大量优美的纹饰,如河神、飞马、花草、人物、游鱼、鸟兽等。其形象生动,神态各异,堪称艺术佳作。与安济桥相比,永通桥在修建中有许多标新立异的发展,不愧是我国古代桥梁史上的杰作。现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赵州陀罗尼石经幢   金山岭长城 ☛
永通桥

永通桥

永通桥坐落在赵县西门外清水河上,始建于765年(唐永泰初年),是过去古城赵州的交通要道。永通桥的建筑结构和艺术风格与闻名世界的安济桥极为相似,故称这两个桥为“姊妹桥”。不同的永通桥跨度较小,所以俗称“小石桥”。
永通桥是一座单孔敞肩弧形坦拱桥,主拱券由20道独立的单券并列砌筑而成,全长34.53米,跨度23.48米,弧矢5.14米,桥中间宽度7.26米,东西端宽度分别为8.03米和7.97米。主拱两端轻伏着四个小拱,桥面两侧共设栏板30块,望柱32根,抱鼓石4块,永通桥小巧玲珑,栏板浮雕精湛,从永通桥的总体轮廓看,给人以古朴、壮观、秀逸之感,因此蜚声中外。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陀罗尼经幢   赵州桥 ☛
永通桥

永通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门外清水河上。造型、结构与安济桥相似,而小于安济桥,故俗称小石桥。按《畿辅通志》载,永通桥系金明昌年间(1190—1195)赵州人裒钱建。然而据1987年修桥时发掘到的资料考证,此桥始建年代不晚于唐(或隋)。金、明、清均曾修缮。为单跨敞肩栱石桥,由21道并列的栱券石组成,东西向,跨径26米,栱矢高5.2米,桥宽6.34米。大栱肩上设四个小栱,也有21道栱券。桥上有正方形望柱22根。石栏板分为两类,一为两端雕斗子蜀柱,中以驼峰托斗,华板通长无格,上饰人物和动物浮雕;一为荷叶墩代斗子蜀柱,华板分两格,上饰鸟语花香画。小栱券上雕有河神、飞马、鱼等图案,形象生动。历代文人多有题咏,宋代杜德源《永通桥》诗有“洞开夜月轮初转,蛰启春龙势欲飞”之句。

☚ 柏林寺塔   安济桥 ☛

永通桥

我国现存著名古代石桥。位于河北赵县西清水河上。建成于宋代。跨度约26米,弧长约5.2米,面宽约6.3米。形制模仿安济桥,亦为一孔石拱,大拱下伏有四个小拱,用以分洪。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