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雷战舰艇shuileizhan jiantingmine warfare ship
用于布设水雷、搜索水雷和排除水雷的舰艇。包括布雷舰艇和反水雷舰艇两大类。
布雷舰艇是专门用于布设水雷的舰艇。主要任务是在敌基地、港口、航道、近岸海域和江河湖泊进行攻势布雷和防御布雷。有远洋布雷舰、基地布雷舰和布雷艇。有专门设计建造的,也有用其他舰船改装的。布雷舰满载排水量500~4000t,航速14~24节,可载水雷50~400枚;布雷艇满载排水量在500t以下,航速10~20节,可载50枚以内水雷。布雷舰艇有水雷舱、引信舱、水雷调试室和起吊设备等。布雷时水雷固定在雷轨经传送链传送,由控制系统按一定时间间隔投放布设。这类舰艇有较完善的导航设备以保证布设水雷雷阵的准确位置。自19世纪末俄国首先建成2艘布雷舰后,许多国家多用旧舰改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多种布雷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布雷舰有了进一步发展。战后,一些国家改用飞机和潜艇进行攻势布雷,不再建专用布雷舰,只有少数国家仍保留和新建布雷舰。新舰大多是多用途的,可兼作扫雷母舰和训练舰使用。1987年中国海军建成一艘1000t级的布雷舰,装备有计算机控制的运雷和布雷系统。
反水雷舰艇是专门用于搜索和排除水雷的舰艇。包括扫雷舰艇和猎雷舰艇两类。扫雷舰艇是装有水雷搜索器材并用扫雷具(切割扫雷具、音响扫雷具和电磁扫雷具)排除水雷的舰艇。主要用于探测和扫除港口及航道水雷,以及进行巡逻、护航和警戒等。按排水量分为远洋扫雷舰、近海扫雷舰和港湾扫雷艇。按船体材料分为钢壳、木壳和玻璃钢壳三种。远洋扫雷舰亦称大型扫雷舰,满载排水量500~1000t,航速14~19节,可扫除布设在50~100m水深的水雷,主要用于为舰艇编队进行导航扫雷;近海扫雷舰亦称中型扫雷舰,满载排水量200~500t,航速12~16节,可扫除布设在30~50m水深的水雷;港湾扫雷艇亦称小型扫雷艇,满载排水量在200t以下,航速10~18节,主要用于扫除布设在30m水深以内的水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首先建造了专用扫雷舰,随之参战国相继建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磁性水雷和音响水雷,继而出现防雷性能好的低磁、低噪音扫雷舰及磁性扫雷具和音响扫雷具。战后,随着水雷的发展,扫雷舰艇的防雷和扫雷性能亦相应发展。20世纪70年代出现玻璃钢船体结构的扫雷舰艇、气垫扫雷艇和遥控扫雷艇。遥控扫雷艇的产生改变了传统的拖曳式扫雷方式。猎雷舰艇是用于搜索、定位并摧毁水雷的舰艇。它不需要预先探明水雷引信的性能,就可直接探测和清除水雷。它分远海猎雷舰和近海猎雷艇。远海猎雷舰满载排水量500~1000t,近海猎雷艇满载排水量200~500t,航速均为12~18节。船体材料多为玻璃钢,装备有精密的导航定位系统、探雷声纳、水下电视摄像系统、猎雷指挥控制中心和遥控灭雷具等。70年代法国建成世界首批装备探雷声纳和灭雷具的女妖级猎雷舰。之后,英国、美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建造猎雷舰。猎雷舰艇将成为主要的反水雷舰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