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水达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水达达部族名。亦作水鞑靼。是元朝对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以至朝鲜东北部临江滨海居住的以渔猎为生的部落、部族的泛称。诸如朝鲜记载所称的骨看兀狄哈,又称为水兀狄哈,居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沿岸的女真部落,又称为女直水达达或水达达女直等。因居住在沿江地区,多以捕鱼为生,故又称为“打鱼水达达”。元朝曾设女直水达达路,下辖胡里改、斡朵怜、桃温、脱斡怜、孛苦江五个军民万户府。 水达达亦称“打鱼水达达”、“水达达女真”、“女直水达达”。元代对部分女真人的称呼。分布在依兰县以下松花江与黑龙江下游流域及乌苏里江流域一带。以渔猎为业,“各仍旧俗,无市井城郭,逐水草为居”。元朝设女直水达达路和征东元帅府等进行管辖。女直水达达路下辖桃温(今黑龙江省汤原县固木纳古城)、胡里改(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喇嘛庙)、斡朵怜(今黑龙江省依兰县牡丹江对岸马大屯)、脱斡邻(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宛里古城)、孛苦江(今黑龙江省富锦县西南古城)五个军民万户府。 水达达元代对以渔猎为业的诸部女真人的别称。亦称水达达女真、女真水达达,或曰打鱼水达达、水鞑靼,《黑鞑事略》作斛速益里干(蒙古语,意为住在水边的鞑靼),清《满洲源流考》等作硕达勒达(满语,硕,“直”之意;达勒达,“遮蔽”意;义为隐蔽处,指社会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的居民)。来源于黑水靺鞨。包括众多部落,著名的有狭义的水达达、吾者、乞列迷、骨嵬。活动区域约以今黑龙江依兰县为中心,东临日本海,西有东流松花江以北地,南起图们江北,北至黑龙江中下游及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元初,元王朝在其地置桃温、胡里改、斡朵怜、脱斡怜、孛苦江五个军民万户府分领其民。至元二十三年(1286),统归开元路管辖。皇庆元年(1312),其地从开元路划出,设水达达路,专理其事。元为加强对黑龙江下游一带的管理,前后又设置征东元帅府、吾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府和许多千户所。元政府在其地征收赋税,签军应役,发布禁令,赈济救灾,屯田开垦,设立驿站,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管理。其向元朝的贡物主要为名鹰海东青、貂皮、水獭皮、海豹皮和白布等。以渔猎为生,已有农业生产;能造渡海大船和纺织麻布。各地发展不平衡:居松花江大曲折处者以农业为主,散居松花江下游至乌苏里江一带的主要以捕鱼为业,余以狩猎为生。大多还“逐水草为居”,无固定居住点和房屋。元末明初,居松花江下游者开始向南迁徙,明代的建州女真即原胡里改和斡朵怜两万户府的居民,海西女真则主要是从黑龙江沿岸南下的水达达(所谓“江夷”),是形成今满族的主要先民。其余在明代被称为野人女真,是今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前苏联吉里亚克人等的祖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