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于阗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于阗文 又称于阗塞文。 古代人称为“塞人”的民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因发现于新疆于阗地区而得名。于阗文记录的语言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伊朗语支,与今阿富汗境内的瓦汗语相近。于阗文来源于印度婆罗米字,所以属于音节文字,字形与婆罗米字相近,采用附加符号表示元音。为4世纪后期传入于阗地区。19世纪末俄国驻喀什噶尔领事M·彼得洛夫斯基,英国驻喀什噶尔领事G·H·马继业最先在和田地区搜集于阗文献,1901年德国梵文学家霍恩雷首次刊布。 此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派到新疆的“探险家”又获取了大量于阗文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新疆陆续发现于阗文文献。 中国学者研究于阗文献所涉及的有历史、地理、语言文字等内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