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水稻气候区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水稻气候区划shuidao qihou quhuaclimatic divisions for rice

根据水稻的农业气候指标编制的农业气候区划。它对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 正确推广良种、改革稻作制度、改进栽培技术等均可提供农业气候依据。中国和日本都编制了稻作气候区划。日本内善兵卫作出了日本水稻气候区划(见日本农业气候区划)。高亮之等作出了中国水稻气候区划。
区划指标
中国水稻气候区划所采用的指标为:热量、水分和季节。
热量指标 选用❶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天数≥110天;
❷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8℃的天数≥30天。
水分指标 采用稻田干燥度,即:E/r,其中 E=KRo/L, 为稻田蒸散量; R0为辐射平衡, L为蒸发潜热(取600卡/克); r为同期降水量; 南、北稻区分别取K=1.0和1.1。R0由R0=Q(1-α)-I求得。式中Q为总辐射(采用中国日射台站实测值); α为水面反射率(取0.06); I为有效辐射(按照苏联М.И.伯兰给出的查算图可求得)。E/r≤1.0,为湿润带; 1.02.0, 为干燥带。
季节指标 选用温度差 (△T)、温差平方[(△T)2]、纬度差(△φ)、播期差(△D), 以及纬度差和播期差的乘积(△φ△D)作因子, 建立全国水稻品种的光温模式。其标准条件: T=25℃、φ=30℃、D为4月1日。
感光性弱的品种:
N=N′+b1△T+b2(△T)2+b3⊿φ
感光性中的品种:
N=N′+b1△T+b2△D+b3△φ
感光性强的品种:
N=N′+b1 T+b2(△T)2+b3△D

+b4△φ+b5△D△φ


式中 N为播种至出齐穗的天数, N′为标准生产期,bi(i=1、2、……5)为回归系数。
利用上述模式可分别求算水稻不同品种类型与不同熟制的模式生长期、复种水稻生长季和稻作制度气候保证率。双季稻三熟制的模式生长期=早、晚稻模式生长期-(秧龄天数-双抢农耗); 为了反映水稻熟制,还要计算“复种水稻生长季”(指麦茬或油菜茬复种水稻条件下,水稻实际播期至安全成熟期的天数)与稻作制度的气候保证率。

水稻生长季指标和模式生长期指标如表1:表1 全国水稻各品种类型生长季

(续表)


稻作制度气候保证率(RCP)为当地水稻生长季或复种水稻生长季与这种稻作制度的模式生长期,当RCP≥1.0为适宜种植区;0.9根据以上指标,可把水稻各品种类型与各稻作制度的模式生长期保证率=1.0的等值线作为季节划区的主导指标,水稻生长季天数作为辅助指标。
区划系统
综合上述指标,先以热量指标划出全国水稻可能和不可能种植带。再以水分,季节等指标对可能种植水稻的地区划分为6个水稻气候带,22个气候区;不可能种植带分为3个气候区(见图和表2)。

中国水稻气候区划图

表2 中国水稻气候区划表

水 稻 气 候 带指 标水 稻 气 候 区
Ⅰ. 东北半湿润一熟单季早粳带1.0早熟中粳RCP<1.0
120天<水稻生长季<160天
Ⅰ1. 东北最北部特早熟早粳区
Ⅰ2. 东北北部早熟早粳区
Ⅰ3. 东北中部中熟早粳区
Ⅰ4. 东北中南部迟熟早粳区
Ⅱ. 西北干旱一熟单季稻早粳中粳带E/r>2.0
中熟中粳的RCP<1,0
水稻生长季120~180天
Ⅱ1. 宁夏黄河灌区早粳区
Ⅱ2. 黄土高原河谷早熟中粳区
Ⅱ3. 北疆河川灌区早粳区
Ⅱ4. 南疆河川灌区早熟中粳区
Ⅲ. 华北半湿润一熟两熟单季中粳中籼带1.0小麦+杂交籼稻的RCP <1.0
水稻生长季160~200天
Ⅲ1. 辽南早熟中粳区
Ⅲ2. 海河京津中熟中粳区
Ⅲ3. 黄淮中粳中籼区
Ⅳ. 西南湿润二熟三熟单双季稻带E/r≤1.0
早三熟的RCP<1.0
水稻生长季170~240天
Ⅳ1. 四川盆地与川湘鄂山地二熟三熟单双
季稻区
Ⅳ2. 贵州高原二熟三熟单双季稻区
Ⅳ3. 滇北川西二熟一熟中粳稻区
Ⅳ4. 滇南二熟中三熟单双季稻区
Ⅴ. 华中湿润二熟三熟单双季稻带E/r≤1.0
晚三熟的RCP<1.0
水稻生长季200~260天
Ⅴ1. 江淮二熟中籼中粳区
Ⅴ2. 沿江, 江南二熟, 早三熟单双季稻区
Ⅴ3. 江南早三熟双季稻区
Ⅴ4. 江南中三熟双季稻区
Ⅵ. 华南湿润三熟二熟双季稻带E/r≤1.0
晚三熟的RCP≥1.0
水稻生长季260~365天
Ⅵ1. 华南晚三熟双季稻区
Ⅵ2. 华南薯稻稻双季稻区
Ⅵ3. 华南双季稻冬稻区
Ⅶ. 水稻不可能种植带≥10℃天数<110天
≥18℃天数<30天
Ⅶ1. 青藏高原区
Ⅶ2. 兴安岭高山区
Ⅶ3. 阿尔泰高山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