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水稻拔秧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水稻拔秧机rice seed-ling pulling machine拔取秧田中水稻秧苗的机具。主要由机架、传动机构、拔秧工作部件、集秧机构、行走机构和动力机组成。可将秧田中拔取的秧苗集束、捆扎或直接装入秧箱。 履带式小钳夹式拔秧机 1.轨道; 2.拔秧轮; 3.秧苗输送机构; 4.秧钳排; 5.开闭机构; 6.主变速箱;7.捆扎机构 机动小钳夹式拔秧机主要由拔秧轮、秧苗处理机构、机架等组成(图)。工作时,动力通过变速箱,一方面传动驱动轮,使机具匀速或间歇前进;另一方面,传到拔秧轮主轴,使拔秧轮作圆周运动。安装在拔秧轮上的若干组(一般是6组)秧钳排在滑道和开闭机构协调控制下,使拔秧钳按一定的轨迹运动,完成进秧、夹秧、拔秧、送秧、放秧和翻钳等动作。拔起的秧苗可铺放在输送带上,连续(或间歇)输送至一侧,进行集束捆扎。也可放置在集秧板上,由人工集束捆扎后放入秧苗筐。 小钳夹式拔秧机宜于起拔高度170~450毫米的秧苗。要求秧田畦面平整,采用水播旱管或半水育秧方法育秧,经过炼秧,使秧苗精壮而起拔力小,拔起的秧苗根短且带泥少。但不宜拔分蘖秧,工效低。 滚筒式拔秧机 拔秧工作部分主要由秧钩、滚筒、拍秧板、秧梳和放秧台组成。拔秧时,先由一排秧钩从两个滚筒中间伸向秧丛,秧钩转过一个角度,钩出一排秧,然后上滚筒下落与下滚筒夹紧,向斜后方约30°拔起,秧梳在秧拔起时把秧苗根系梳散,防止带泥。当滚筒移至放秧台旁时,滚出秧苗,同时,拍秧板把秧苗拍放在台上,再由人工集束捆扎。滚筒式拔秧机比小钳夹式的拔秧效率高。但夹持部位偏高而使夹拔起的秧苗带泥多,易断秧,不适宜起拔嫩秧,机构也较复杂。 滚梳式拔秧机 拔秧工作部件(俗称拔头)主要由滚梳轴、齿片、脱秧片、间隔套、脱秧片支承轴等组成。齿片套在滚梳轴上随轴转动。脱秧片活套在间隔套上,不转动。工作时,高速旋转的齿片,从根部将秧苗挑起,秧苗被送至脱秧片上,沿着脱秧片向后滑移,然后铺放在地上,或由夹持胶带夹持输送到后方由另一横向输送带将秧苗向一侧或由两侧向中间集拢(呈条状)铺放,再由人工集束捆扎。滚梳式拔秧机的生产效率较高。但拔起的秧苗易折伤,秧根带泥多,且参差不齐,需要较多的人力辅助工作。 齿挑式拔秧机 拔秧工作部件主要由梳秧轮、齿轴(轴上有若干挑齿)、脱秧排(由若干脱秧片组成)、滑道、链条、脱秧轮、船底板、输送带等组成。脱秧排安装于齿轴上,齿轴两端装在链条上,脱秧排两端的滚轮在滑道内运行,控制脱秧排的伸缩。当挑齿运行至下方时,插入秧苗根丛,将秧苗挑起,在梳秧轮的配合下,秧苗后倾,输送至后上方时,脱秧片已把秧根推出,在脱秧轮的配合下,秧苗被推落至输送带上,由人工集束。 水稻拔秧机目前还处在试用阶段。促其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研制出具有良好拔秧质量的工作机构,在此基础上提高工效,使一台机动拔秧机所拔秧苗至少能供给一台以上机动插秧机插秧。对于小钳夹式拔秧机,需要改进撞击、振动工作部件,增加拔秧轮转速,提高工效;滚梳式拔秧机应改善拔秧质量,达到较高拔秧生产率。同时,还应考虑能拔杂交水稻的分蘖壮秧。从而使水稻拔秧机早日达到商品生产水平。 水稻拔秧机rice seedling puller水稻大苗移栽前,从秧田中拔取秧苗的机具。在拔取过程中进行洗秧和集束捆扎。人工拔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尤其当机动插秧机推广后,日插1.3~2 hm2,每台插秧机常需配备30~40人提前紧张地拔秧,才不致停机待秧,因此必需相应实现拔秧机械化。拔秧机从无到有,从手动到机动,从单一拔秧动作到拔秧、洗秧、整秧、捆秧多动作联合,功能日趋完善。拔秧机类型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夹拔式:用拔秧夹夹住秧苗叶鞘(俗称秧茎)向上提起,使秧根在断裂过程中从秧田中分离出来,如大钳夹式、小钳夹式、滚拔式等;挖拔式:用挑挖部件伸入表土,从根部破坏秧根和苗床的结合,将秧苗挑起,如滚梳式和滚挑式。这些机具通过生产试验表明技术上可行,拔秧质量符合农艺要求;但结构复杂,工效不高,经济效益低。 水稻拔秧机拔取秧田中水稻秧苗的机具。由机架、传动装置、拔秧装置、集秧机构、行走机构和动力6部分构成。机型有夹拔式和挖拔式2种。中国于1962年研制出人力小钳夹式拔秧机,该机适于起拔170~450 mm高的秧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