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卫生侦察与防护
水源卫生侦察与防护是对部队营区、野营、行军及作战地区的饮用水源进行水质、水量、环境卫生状况的调查和评价,并提出水源选择与防护、水质改善和管理使用等卫生监督的建议。水源卫生侦察,是部队平、战时保证饮水卫生的重要措施,特别是部队进入敌占区和环境卫生比较恶劣的疫区时更为重要。
水源卫生侦察的任务和方法
❶以迅速、简易、有效的方法,收集该地区水源的种类、数量和有关给水卫生资料。可以从军用地图或战略地区水源水质调查资料中了解该地区的概貌和水源水质情况; 向该地区的群众做调查;从询问战俘中了解该地区给水卫生情况;还可以从地方志及历史档案资料中查找有关给水卫生的资料。
❷对水源地进行卫生地形学调查。主要查明水源有无污染的可能,水源的种类、构造和环境卫生状况;水源附近是否有厕所、粪坑、垃圾堆、污水坑、牲畜圈、屠宰场、澡堂、洗衣房、化学毒品仓库、废渣堆等;是否有医院污水、生活污水和工矿污水等的排放口;附近有无农田,农业施肥和灌溉以及使用农药情况;根据情况和需要,可进一步考察水源与污染源的关系,如土质是砂土还是粘土,地面有无裂隙,地势的高低和常年的主要风向等;战时还要注意观察有无放射性沾染,有无成片树木、草地枯萎变色及特殊臭味等敌人投放化学毒剂的迹象。
❸对水源地进行卫生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查明水源有无传播疾病的可能,当地居民中,是否发生水媒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并查明传染源污染水源的可能途径; 调查水源地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卫生习惯,注意观察有无与水源有关的地方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氟中毒、克山病等);调查是否有因水源受工农业排放水污染,含有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病例;了解水源地区啮齿动物和家禽、家畜中有无兽疫流行;战时还要注意观察有无大量密集的昆虫、动物和可疑物体等为敌人使用生物战剂的可疑迹象。
❹进行水源水量测量和估算。井水水源可直接测量井口直径,再以悬锤绳测量井深、水深;如测涌水量,可用水泵或水桶汲出一定量的井水,观察在一定时间内,水位上升的高度。
❺进行简易的水质分析。在现场可用携带式水质检验箱(盒),对水源进行简易理化分析。一般包括水的感官检查,如透明度、色度、臭和味等;化学检验,主要有水的pH、氨氮、亚硝酸盐氮、砷、汞、氰等;在敌人使用放射性、化学和生物战剂的条件下,还应进行水中放射性物质、化学毒剂和生物战剂的检验。
❻采集水样送验。在现场简易理化分析不能肯定水源是否污染,或是重要水源需要做进一步水质检验时,可采集水样送往附近卫生检验机构。采集水样的容器最好用有塞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瓶。水样采集量根据检验项目确定,一般理化检验约需2L,细菌检验约需0.5L,水质全分析约需5L。为了保持水样的代表性,要注意选好采水点,采水容器要清洗消毒好,采水样时应先用水样水冲洗2~3次,采集自来水和唧机井水应先打开龙头放水5~10min再采样,河、湖、井水最少应深入水面下10~15cm处采样,最好用水样采集器采集水层中部的水样。细菌检验水样应注意无菌操作。采集放射性、化学和生物战剂污染的水样,应按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所有的用具器皿要洗消,水样要密封,并做特殊的标记,采样和检验的时间相距越短越好,防止水质变化。用于理化分析,清洁的水,最多不超过72h,可疑污染水不超过48h,污染的水不超过12h;细菌检验水样不应超过2h,冰藏保存可延长到6h。
❼对水源进行综合卫生评价。主要考虑水源的感官性状指标是否符合饮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化学指标(包括pH、总硬度、无机盐、金属有毒物质和微量元素等)是否符合饮水标准;是否可能存在有机物污染或工农业排水污染,以及放射性、化学、生物战剂污染等。卫生细菌学评价: 细菌总数1000/ml以内,大肠菌群100/L以内,为清洁水源;细菌总数1000/ml以上,大肠菌群1000/L以上,为可疑污染和污染水源;经综合比较,做出水源是否适于饮用的结论。
❽提出水源卫生侦察报告。水源卫生侦察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可供部队饮用的水源种类、数量和水质情况;进行水源卫生整顿和搞好水源卫生防护的措施;提出饮用水源洁治消毒和水质改善的方法与方案;关于水源分配、使用、管理的卫生监督意见。水源卫生侦察报告文字要简洁明确,应附有简图,标明各种水源分布的方向和位置。
水源的选择和防护措施 自然界中可以做为部队给水水源的种类很多,有降水(雨、雪、冰),地面水(江、河、湖、塘和水库等)和地下水(井、泉水)。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比地面水污染少,深井水比浅井水好;流动水源比静止水源好。通常选择水源的顺序是:深井水、泉水、浅井水、山溪水、江、河水、水库水、湖水、池塘水。但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水源侦察分析的结果来决定。
井水 属于地下水,由降水和地面水经过地层渗入地下形成,是部队平、战时最常选用的水源。水井由于深入地层结构的情况不同,又分为浅井、深井和自流井(即泉水)。井水经过土层过滤,一般物理性状较好,受地面污染较少。浅井可能因井周污染源的存在而受污染,深井水除地层有裂缝或井壁破损,一般不易受地表污染。井水的细菌含量,受土层含菌情况的影响,距地面6m深的土壤很少含菌,所以井水越深含菌越少。但由于地质结构的影响,可溶解大量的矿物盐,所以有的井水含盐量较高,水质变硬。井水在野战条件下,有利于防止放射、化学和生物武器的污染,易于掩蔽和卫生防护,是野战条件下较好的水源。选用井水水源的主要防护措施:
❶要清除井周30~50m以内的厕所、渗坑和各种可能的污染源。条件可能时,可调查井水是否受周围环境的污染:一是测定邻近若干水井水位,根据相对标高的差别,确定水流方向;二是在可能的污染源处,投加颜料(如2%荧光素等)溶液3~5L或饱和食盐溶液数桶,在几天内定时检查水井中是否有投加物出现,以便判断水井是否与污染源有关。
❷要修缮和清理水井。注意井壁是否坚实无隙,野战时可就地取材,在井壁外层距地面3~5m处,夯实1m厚的粘土层井套。井壁内层,有条件时可以从井口向下用水泥抹实3~5m深的壁缝或井裙。根据井底情况进行淘井,清理后的井要进行一次超氯量消毒。
❸要有井台、井栏、井盖和排水沟。比井口直径大1~3m的范围内,修筑高出地面10~20cm的井台,用不透水材料铺面,向四周有一定坡度,台周设排水沟。井口要筑高出井台30~50cm的井栏,井口要有井盖,以防从井口污染。井底自下而上铺砂、石砾各10cm厚,可防汲水时水质变浑。
❹加强取水用水管理。最好用抽水机汲水,井口密封可防污染;也可用轱辘、滑轮或手压唧机等取水;若用水桶汲水,应当备有固定的公用水桶。禁止在井台上洗刷用具和衣物,最好井上搭棚盖,井周设屏障,必要时设监视岗哨,确保饮水安全。
❺野战条件下钻井取水,要选择好井址,避开污染源和低洼积水的沼泽地,其他与水井保护措施相同。若利用泉水水源,可建防护罩,设引水口,以防污染。
江河水 是雨水和冰雪融化水在地面形成的径流,一般水量比较充足,但受季节和雨量的影响,水量变化较大。水质由于流经地域的影响,洪水冲刷河床,浑浊度往往很大,微生物含量较高,含盐量和硬度一般较低,有较强的自净作用,而且暴露于地表,很容易受居民点、工矿废水排放、农田施肥和使用农药的污染,战时也易受放射、化学和生物战剂的污染。由于江河水是战时部队的重要水源,选用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建立卫生防护地带。战时要根据部队的任务和水源周围情况确定卫生防护地带,必要时设置监视岗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段或分时取水。上游距居民点和污染源较远时,可采用分段取水,沿上游向下:第一段为饮用水;第二段为牲畜饮用水;第三段为游泳、洗澡用水;第四段为洗濯用水。居民点密集,分不清上、下游时,可采用分时取水;清晨取饮用水,上、下午为其他用水时间。也可分段和分时取水相结合。选好采水点,修建汲水码头。如用水泵汲水,采水点最好靠近河流中心,水质较好。如人工汲水,要修筑来回通道的汲水码头;伸入河中汲水,防止岸边污染和涉水汲水污染水源。在河水比较浑浊和污染比较重时,可在河边修建过滤井,在河水与滤井之间,以砂、石砾组成过滤层,是改善水质的好办法。临时性使用,也可以在河岸3m处挖渗水坑,经过土壤自然过滤,可以获得较清洁的水。
湖、塘水 多数为不流动的水源,有的湖塘也有流入流出,但水流缓慢,水质比较澄清。大的湖、塘、水库,由于稀释度大,自净作用强,水质比较好。大多数湖、塘均有水生物存在,可产生颜色和臭味,特别是小的塘水,水质较差。湖、塘水源水质决定于水源的大小,环境卫生状况和使用管理情况,远离居民点、污染源和工矿区的湖塘水质较好,居民点内和工矿附近的湖塘水,一般不宜做饮用水源。采取湖、塘和水库做饮用水源时,一定要采取有双的卫生防护措施。按照实际情况,建立水源卫生防护地带,取缔湖、塘、水库周围50m以内的厕所、污水渗坑等污染源,必要时建立监视岗哨。大的湖、塘和水库,可根据地形、风向和环境卫生状况划区分区取水。饮用水取水区应设在地势较高、上风向和周围环境好的地区。小的湖、塘如有两个以上时,可分塘取水,选水质较好的做饮用水源。建立汲水码头和取用水管理制度,防止汲水污染。根据需要和可能条件挖滤水井和渗水坑,以改善水源水质。
冰、雪水 是寒区和高原部队常利用的水源。水质比较清洁,无机盐含量少,易受空气、尘埃的污染,冰、雪场所的卫生状况,对水质影响较大。采集冰、雪的场所应远离道路、居民点、工矿区,高山旷野和人烟稀少处的冰、雪水较清洁。要严禁在可疑被放射、化学和生物战剂污染的地区采冰雪。一般新近降落的雪,比积存过久的雪清洁。采雪时应先刮去表面一层,采雪的工具和容器要保持清洁,运输和贮存时要防止污染,每份疏松的雪可得1/10的水,压实的雪可得1/4~1/5的水,碎冰可得1/2以上的水。采用冰雪融化水做水源,经洁治消毒处理后,方可保证安全饮用。长期食用冰雪水时,可适当的补充无机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