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梅药名。 ❶出《植物名实图考》。又名水石榴、水杨柳、小叶团花。为茜草科植物水杨梅Adina rubella (Sieb. et Zucc.) Hance的茎叶或花果序。分布长江以南各地及台湾。苦、凉。清热利湿,杀虫解毒。 ❶治肺热咳嗽,细菌性痢疾,肠炎,黄疸型肝炎,白带。煎服:茎叶,15~30g;花果序,9~15g。 ❷治皮肤湿疹,滴虫性阴道炎,稻田皮炎。茎叶煎水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热疖肿毒。叶或花捣敷。球状花果序含熊果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等。茎皮含鞣质。本品可抗菌、解痉、抑制腹泻、抑制宫颈癌细胞。 ❷见《云南中草药》。为蓝布正之别名,详该条。 水杨梅thinleaf adinaAdina rubella Hance,又称水红桃、水杨柳。茜草科,水团花属。落叶小灌木。生于低海拔疏林中或旷野等处。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及台湾省。小枝红褐色,被柔毛。单叶,对生,叶片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叶柄极短或无;托叶2深裂。头状花序,通常单个顶生,花紫红色,花部5基数;子房下位,2室,胚珠多数。蒴果。喜湿,适生于肥沃的砂质壤土。用种子或分株繁殖,春季播种,当年秋或次年春移栽,全草可采。根可治感冒发热,腮腺炎,风湿疼痛。叶、茎皮可治跌打损伤、骨折。花、果可治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阴道滴虫病等症。 水杨梅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全株无毛。主根块状。茎直立。基生叶丛生,茎生叶互生。单花生于茎顶,黄色或带红晕。果球形带刺。全疆山区均有分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药用全草。主治感冒发烧、跌打损伤、疔疮肿毒、痢疾、痈疽发背等病症。 水杨梅shuǐ yáng méi《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水杨梅(5)。药名。 【基原】为蔷薇科植物日本水杨梅Geum japonieum Thunb.的全草。 【别名】地椒(《庚辛玉册》),头晕药、蓝布正、路边香、卜地香、凤凰窝、换骨丹(《贵州民间方药集》),南布正(《贵阳民间药草》),水益母(《湖南药物志》),香鸡归、老蛇骚、路边黄、乌骨鸡(《贵州草药》)。 【性味】《本草纲目》:“辛,温,无毒。” 【功用主治】补虚益肾,活血解毒。治头晕目眩,四肢无力,遗精阳痿,表虚感冒,咳嗽吐血,虚寒腹痛,月经不调,疮肿,骨折。 ❶《峨嵋药植》:“治咳嗽及吐血。” ❷《国药的药理学》:“利尿。” ❸《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头晕,失眠,四肢无力,口味不开,身体虚弱;有可治遗精,缩阴,表虚热。” ❹《四川中药志》:“平肝气。治虚劳咳嗽,肺痿声嘶。” ❺《湖南药物志》:“温中,行气,止痛。” ❻《贵州植药调查》:“活血,接骨。” ❼《贵州草药》:“解表散寒,壮阳补虚,和血,解毒。治感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外用:捣敷患处。 水杨梅shuǐyángméi中药名。出《植物名实图考》。别名水石榴、水杨柳。为茜草科植物水杨梅Adina rubella ( Sieb. et Zucc. )Hance 的茎叶或花果序。分布于长江以南及台湾等地。淡, 平。清热解毒。治细菌性痢疾, 肠炎。煎服: 全草15 ~ 30 克, 花果序9 ~15 克。茎叶煎水洗, 治皮肤湿疹; 捣敷治跌打损伤, 热疖肿毒。花果序含熊果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等。茎皮含鞣质。 水杨梅 水杨梅水杨梅,又名水杨柳、水石榴、水团花、鱼串鳃。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为茜草科植物水杨梅Adinarubella Hance的茎叶或花果序。原植物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 本品味苦、涩,性凉。功能清热利湿,散瘀止痛。主治痢疾、肠炎、风火牙痛、咽喉肿痛、湿疹、皮炎、阴道滴虫、疖肿、跌打损伤等病证。本品治急慢性菌痢、急慢性肠炎,可单味煎服,或与枫树叶、水辣蓼同煎,尤其对急性菌痢湿热并重者效果更佳。治风火所致的牙龈肿痛,内服配生石膏、两面针、茅莓等清胃药同用,也可单味煎水含漱; 如为龋齿疼痛,则将鲜水杨梅捣烂塞入孔洞内。对于咽喉肿痛及风热咳嗽,用之有清热利咽,化痰止咳之功。此外,本品外用,煎水洗湿疹、稻田性皮炎、漆疮,也治滴虫性阴道炎的阴痒、带下。捣烂敷跌打损伤、骨折疼痛及毒蛇咬伤,能散瘀止痛,解毒消肿; 捣敷并治创伤出血。煎服,枝叶15~30g; 花果序9~15g。 水杨梅根,亦供药用。性味同水杨梅。有清热解毒,敛疮之功。治疗时行感冒、痄腮有较好的退热作用,如与贯众、生姜配用则效果尤佳。治黄疸型肝炎,与白茅根、虎杖根,薏苡根鲜品同煎。本品外用,能敛疮生肌,治疮疡溃烂久不收敛,可用干根研末敷疮面。此外,有用以解砒霜及雷公藤中毒的记载,用水杨梅鲜根捣汁和淘米水饮服或水煎服。煎汤,15~30g;或捣汁饮。 实验研究: 水杨梅花序含果胶、儿茶精类化合物。又分离出熊果酸、β-谷甾醇、齐墩果酸。根含鞣质。树皮含鞣质。 曾有报告,10%水杨梅浸出液在体外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根对某些癌细胞有抑制,但作用弱。 ☚ 水团花 铁苋 ☛ 00002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