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 抵抗抗(抗衡;支抗;争抗;反~;对~) 敌(挺敌) 拒(拒格;扞拒;撑拒) 扞御 扞圉 撑抵 逆捍抵挡 抵抗外族入侵:攘夷 攘狄 抵抗所愤恨的敌人:敌忾 敌人来犯,就引兵抵抗:水来土掩 亲自抵挡敌人进攻:身当矢石 防御,抵抗:防拓 阻挡抵抗:阻抗 格斗抵抗:格拒 身陷绝境者做拼死抵抗:困兽死斗 困兽之斗 身陷绝境的人还要做拼死抵抗:困兽犹斗困兽思斗 虽困犹斗 兽困犹斗 凭借险要地势等条件顽固抵抗:负隅顽抗负隅死拒 负嵎死拒 负嵎顽抗 负险拒固 负固抗拒 控制着军队却消极抵抗:拥兵玩寇 不抵抗:束手(~就范) 抵抗不住:抵敌不住 抵挡不了或没有力量再支持下去:招架不住 人少的一方抵挡不住人多的一方:寡不敌众 众寡不敌 孤不胜群 多寡不敌 众少不敌 众寡不支 众寡非敌 众寡莫敌 寡不胜众 寡众不敌 阵脚已乱,抵挡不住:旗靡辙乱 (用力量制止对方的进攻:抵抗)
另见:抵挡 阻挡 对抗 反抗 对手 进攻 屈服 投降 ☚ 抵抗 抵御 ☛ 水来土掩大水来了,用土堵住。多与“兵来将迎”联句,比喻不论发生什么情况都有办法对付。军事上形容随机应变,灵活处置。掩:遮蔽,堵塞。明代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回: “自古道水来土掩,兵到将迎。” 水来土掩shuǐ lái tǔ yǎn【解义】指大水来了,用泥土堵住。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用法】用作褒义。 【例句】俗话说,兵来将挡,~。 【近义】一物降一物、针锋相对 水来土掩shuǐlái-tǔyǎn掩:堵塞。洪水来了,以土筑堤坝拦河。喻指依照当下情形采取灵活有效的办法。常与“兵来将挡”连用。 水来土掩shuǐlái-tǔyǎn〔主谓〕 比喻有法抵挡。《三国演义》73回:“岂不闻‘~,将至兵迎’?” △ 多与“将至兵迎”或“兵至将迎”连用。 水来土掩shuǐ lái tǔ yǎn掩:掩堵,掩止。即大水来了用土堵住。比喻根据情况有办法抵挡。《水浒传》一九回:“水来土掩,兵至将迎,又何疑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