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水旱灾害防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水灾害/洪泛区/蓄滞洪区/干旱/生态破坏与水旱灾害/水旱灾害防治/水旱灾害防治生态效益/水旱灾害防治经济效益/水旱灾害综合治理/洪水灾害防治生态措施/干旱灾害防治生态措施/涝渍灾害防治生态措施/生态防洪/流域生态防洪/城市生态防洪/洪水资源化/防洪/城市防洪/城市防洪标准/城市排涝标准/城市防洪排涝规划/防洪工程措施/防洪非工程措施/防洪生态措施/流域生态防洪规划/洪水风险分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灾后生态恢复建设/水旱灾害信息系统

☚ 生物修复   水灾害 ☛

水旱灾害防治

水旱灾害防治

针对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问题提出的防治策略和采取的措施。水旱灾害历来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心腹之患,要使水旱灾害损失减到最低限度,必须依靠全社会的重视、关心和积极参与。我国已经针对水旱灾害防治成立了国家防总、水利部等机构,并不断采取措施。我国水旱灾害防治的总体思路是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防汛工作更加注重规范人类活动,给洪水以出路; 注重实施洪水风险管理,有效地规避风险、承受风险和分担风险;注重依法科学防控,统筹上下游、左右岸; 注重推行洪水资源化,在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洪水资源。抗旱工作强调服务领域从农村扩展到城市,从生产、生活扩展到生态; 采取综合措施,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抗旱工作的主动性。
1998年以后,国家加大了大江大河防洪工程的投入,但防洪减灾体系还不够完善,一些中小河流整体防洪能力不高,病险水库问题突出,洪水预报、预警能力有待提高。山洪灾害防治仍然是防洪减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全国1836个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县中,仅有103个县开展了山洪灾害防治试点,仅占6%左右,监测预警系统覆盖面远远不够。中国水旱灾害的防治能力和整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防治水旱灾害工作,涉及的范围广、部门多,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水政执法力度,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和防洪抗旱等纳入法制化轨道。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形式向社会广泛、深入、全面地宣传水旱灾害史、现代水利知识、水利法规,增强人们的水忧患意识。要加强各类专业性、群众性的防洪救灾组织建设,形成全民防灾、全社会防灾的良好局面。
要达到水旱灾害防治的目标,应着重做好:
❶发挥水利工程的效能,理顺管理体制,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挥已建水利工程的功能,是提高抗灾能力最经济和最直接的有效措施。对一些年久失修,不能正常运行的工程,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更新改造,使之恢复和提高原有功能。通过科学论证,对一批早期建成的大中型水电工程的功能进行重新界定,对新安江、湖南镇、紧水滩等大型蓄水工程,根据防洪、供水要求及工程本身的效益情况进行重新的功能界定。
❷科学规划、科学论证,建设骨干防灾减灾工程。要彻底提高防灾能力,必须在充分发挥现有工程效能的基础上新建一批骨干工程。开展城市防洪和流域防洪的规划工作,同时加强完善各类专业水利规划工作,尽早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❸标本兼治,全面提高。抓紧建设骨干工程,掀起水利建设的新高潮。从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河道清淤疏浚、堤防加高加固、中低产田改造和标准农田建设、节水灌溉措施推广应用等各方面齐头并进,统筹兼顾,全面提高。
❹抓紧抓好非工程措施建设。工程措施是防御水旱灾害的硬件,非工程措施则是提高防御能力的软件,软件与硬件的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地发挥效益。抓好法制建设,在国家现有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建立完善地方性防灾减灾法规,依法治水、依法抗灾救灾。
❺建立完善防灾救灾的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健全防灾救灾指挥决策系统,物资储备,人员素质培训等各方面内容,对灾前、灾中、灾后的各项工作统一指挥、科学调度。

☚ 生态破坏与水旱灾害   水旱灾害防治生态效益 ☛
0000101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