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水平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水平衡 水平衡shui pingheng水文学基本理论之一。自然界的水在不断地运动着、变化着和循环着。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可知:对于任一地区、任一时段,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的差额必等于蓄水变化量,这就是水平衡。依此原理可以列出水平衡方程式,并在水文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P陆-E陆-R=±△S陆 P海-E海+R=±△S海 式中 P陆、P海陆地和海洋上的降水量;E陆、E海陆地和海洋上的蒸发量; R由陆地经地面和地下途径入海的径流量; △S陆、△S海在研究时期内陆地和海洋蓄水的变化量。 在短时期内±△S陆和±△S海可正可负,多年平均则正负抵消,±△S陆、±△S海趋近于零。由此,陆地和海洋平衡区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水平衡方程可写成下列形式: 该式表明,海洋和陆地上的蒸发量,等于降落到海洋和陆地上的降水量。 大陆内流区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为: 内流区并不是没有径流产生,因为内流区径流不注入海洋,最终也消耗于蒸发。地球上水量平衡要素有关数值见表: 地球上水量平衡要素概值 由上表可知,海洋上多年平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两者之差即为净输送到陆地上的水汽量。而陆地上则与此相反,蒸发量小于降水量,两者之差,即为注入海洋的径流量。全球总水量是平衡的,是一个常数。这种多年时期的平均趋势称为正常情况,因此,水文要素的多年平均值,一般称为正常值。 ❷闭合流域水平衡方程式。闭合流域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重合,并与相邻流域不发生地面和地下水量交换。流域内降水产生的径流,最终都汇入河槽经河流出口流出。根据水平衡原理,可列出某一时段水平衡方程为: P=R+E±△S 式中 P流域某一时段的降水量;E流域某一时段的蒸发量(包括水面、土壤、植物蒸腾); R流域某一时段产生的径流量(包括地面和地下); ±△S研究时段内流域蓄水变化量。 对于多年平均而言,式中的±△S可以相互抵消,蓄水变化量趋于零,则 根据此方程,只要知道水平衡中其他两个要素,便可推求第三项,是水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水平衡方程。如对上式两边除以多年平均降水量(P)得: α0+β0=1 式中α0称为多年平均径流系数,β0为多年平均蒸发系数,其和应为1。这两个系数在不同自然地理区内是不同的,在雨量丰沛的湿润地区径流系数(α0)较大,可达0.5~0.8;蒸发系数(β0)则相对较小。在干燥地区α0较小,有时接近于零;而β0较大,可能达到1。因此,这两个系数能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内气候的干湿程度。 ☚ 水循环 海和洋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