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生态经济评价方法
从社会、生态、经济三大系统评价水利生态经济效益的方法。
❶社会效益评价。确定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采用由定性向定量转化的评价方法分析社会效益。主要指标有: 项目的受益人数,区域内的优势发掘程度,区域内群众参与项目的程度,区域内 “土著知识” 的保护与利用程度,区域管理能力提高程度,项目对区域扶贫的贡献程度,项目为区域提供的就业机会,项目对区域 (特别是农村)妇女地位提高的贡献,项目区域社会稳定的贡献,项目为类似其他区域发展提供的经验和模式。
❷生态效益评价。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的生态效益评价主要是考虑区域发展项目是否增加 (或破坏) 森林面积,计算相应的增氧量和价值 (或氧气损失和价值),保土量和价值。主要指标有: 保水量和价值,保肥量和价值。间接的生态效益评价,从环境污染和疾病成本增加及人力资源损失方面考虑。主要指标有: 年增氧量,增氧价值,保水量和价值,保土量和价值,保肥量和价值,保氮量,保磷量,保钾量,保氮价值,保磷价值,保钾价值,疾病成本与人力资本增加等。
❸经济效益评价。分为宏观的国民经济评价和微观的财务评价两类。主要指标有: 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外汇净值,经济换汇成本,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年,财务投资回收期等。
❹发展项目的风险分析。影响水利生态经济发展项目的因为有: 政治风险,政策多变,政局不稳影响项目; 经济发展周期风险,高潮低潮规律交替变化影响项目; 市场风险,需求变化影响项目; 自然风险,自然灾害影响项目; 技术发展风险,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使项目的结果与目标不符; 管理风险,管理不善使项目成本增加,效益降低; 资金不到位或不足风险,影响项目的按时按质实施; 经营风险,经营不善使项目效益达不到预期目标。在确定风险因素后,要把这些风险结合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从而确保项目的抵抗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