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氯化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氯化铵ammonium chloride

盐酸的铵盐(NH4Cl),简称氯铵,在日本又称“盐安”。其天然产物称“卤砂”。通常为联合制碱工业副产品,早期的氯化铵主要用作生产干电池、焊接等的工业原料。随着联碱法新工艺的成功,在生产大量的纯碱的同时可获得大量成本低廉的氯化铵,因而使部分氯化铵转而用于农业。1950年起日本从多方面对氯化铵的农艺性状进行系统研究,认为氯铵为无硫酸根肥料,不但对秋季落干的水田,而且对一般水田也有较高的效果。从此,其产量和在农业中的消耗量也随之急剧增加。氯化铵在欧美各国的使用不广,在中国,用于农业的量很少。
制造方法
生产氯化铵的方法以联碱法为主,所用原料主要的有碳、氨、水和食盐。生产分为两个过程。第一是纯碱生产:



第二是氯化铵生产:


NH4Cl(液)+NaCl(固)⇌
NH4Cl(固)+NaCl(母液Ⅱ)


此过程又分两步进行。一是先将母液送入冷析结晶器进行冷析结晶,使之析出一部分氯化铵;二是盐析结晶处理。即根据常温时氯化铵溶解度比氯化钠高,而低温时则相反的特点,于盐析结晶器中加入细食盐粉,由于产生同离子效应,使剩余的氯化铵单独结晶。最后将上述两步所得的氯化铵合并,经离心分离后于65~68℃下干燥,即得成品。
理化性质
白色或略带黄色的方形或八面体小结晶;较易溶于水,20℃时,100千克水可溶解37千克,其溶解度明显低于硫铵;水溶液略带咸味,一般呈弱酸性反应。粉状氯化铵吸湿性一般稍大于硫铵,而小于尿素。当含水量>2%、气温为25℃、空气相对湿度37.7%的条件下,便开始吸湿,温度升高、或产品中氯化钠含量增加,吸湿性随之增加。包装防湿性能好的粒状氯化铵,一般不会吸湿。受热后不经熔化而直接升华为气态: 。 含氮量24%~25%,比重较小。根据国家标准GB2946-82规定,其质量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要求:农用氯化铵的质量指标


指标(%)
含N量(以干基计)
H2O
NaCl(以干基计)
≥25.39
≤1.0
≤2.5

研究证明,氯化铵施入土壤后的转化情况与硫铵基本相似,但又与硫铵存在如下差别:❶对土壤酸化的程度大于硫铵。原因是氯铵经作物选择吸收NH4+后产生的为氯化钙,而硫铵经选择吸收后产生的为硫酸钙,由于前者的溶解度大于后者,其钙离子流失量多于后者,故氯铵更易使土壤酸化和板结;
❷在排水不良或干旱的土壤中,由于CaCl2的积累而使土壤溶液盐分浓度增加,从而增加了抑制种子发芽或幼苗生长;
❸因氯离子对硝化细菌有抑制作用,故施用氯铵的土壤的硝化作用较施硫铵者缓慢。日本“盐胺”协会对❶、
❷两点持有异议,认为两种氮肥对土壤的酸化的影响程度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是氯铵的硝化作用较硫铵慢,其所产生的酸性和由此引起的钙流失程度并不比硫铵强。经十多年的施用试验未曾发现土壤出现盐分积累现象。
施用技术
氯化铵作基肥和追肥的施用方法与硫铵基本相同,而施用量一般可比硫少1/5。但氯铵一般不作种肥和秧田肥,尤其不宜采用拌种或其它直接接触种子的施用方法。又因其含有大量的氯离子,对如烟草、马铃薯、葡萄、柑橘和茶树等“忌氯作物”最好不用;如非用不可,也只能限于雨水较丰富或者排灌两便、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水分适宜、氯离子容易移动流失的地区使用,并且应做到基肥提早施用和严格控制施用量。同理,在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排水不良的盐碱地以及少雨干旱地区,一般也不宜用氯化铵。据日本盐胺协会研究证明,氯化铵用于水田,其肥效可以超过硫铵。其原因主要有:❶施用氯化铵不存在用硫铵引起的硫化氢(H2S)毒害苗的情况;
❷除了由于存在Cl-抑制NH+4的硝化以外,还因Cl-有刺激稻田中藻类的繁殖,部分NH4-N经藻类吸收后暂时转化为缓效性氮,因而有减少氮损失,延长氯铵肥效等方面的作用;
❸氯离子除了有促进光合作用,有利于纤维形成,增加其韧性和拉力的作用以外,还有控制稻株体内可溶性氮化合物的浓度以及有利于抑制稻瘟病的“阻力物质”氯原酸(chlorogenicacid)C16H18O0等物质的生成,从而有减少水稻倒伏和病虫侵袭的功效。氯铵用于棉花等纤维作物,有明显提高产量和纤维品质等效果。酸性土壤使用氯铵应配施石灰或其他碱性肥料,但切忌混合施用。
贮存运输
粒状氯铵物理性状较好,不易吸湿,可用麻袋包装,每袋净重80~100千克,或50千克双层包装。粉状氯铵较易吸湿,需用塑料袋密封包装,每袋25千克。贮放于通风干燥场所,库房温度宜保持0~30℃,相对湿度73%以下。结块时一般不作变质处理,但应尽快出售施用。

氯化铵ammonium chloride

由合成氨与盐酸直接作用而制成的氮肥。化学式NH4Cl。无色或略带黄色结晶,易溶于水,20℃时,每100 g水可溶解36 g氯化铵。含氮量24%~25%(N)。施入土壤后的变化,与硫铵相比,其差异在于:
❶由于氯离子对土壤中硝化细菌有抑制作用,氯化铵中的NH4+转化成NO3-的过程(即硝化作用)较硫铵慢,施于水田,可减少氮素淋失;
❷因形成溶解度大的CaCl2,土壤Ca2+的流失和pH值下降比施硫铵严重。在酸性土壤上要注意配合施用石灰等碱性肥料。烟草、甜菜、葡萄、茶等忌氯作物少施或不施,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氯化铵

氯化铵luhuaan

化学式NH4Cl,天然产物称为硇砂。无色晶状固体,有苦咸味道,相对密度为1.527。易溶于水,并发生水解,使溶液显微酸性。氯化铵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氯化钾一样,随着温度升高显著增加。固体氯化铵加热至340℃时极易分解成氨和氯化氢,氨与氯化氢一齐挥发,冷却时又重新结合而成盐,称为氯化铵的“升华”。氯化铵用于鞣革和作为干电池的电解质,也用于净化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当将氯化铵加热时,它分解成氯化氢,氯化氢和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挥发性氯化物,从而使金属表面被净化,可用于焊接金属、电镀锡、镀锌等方面。农业上用做肥料,医疗上用在祛痰、治疗感冒和咳嗽的药物中。氯化铵可由硫酸铵与氯化钠作用而制得,也是侯德榜联合制碱法制造碳酸钠的副产品。

☚ 王水   硝酸铵 ☛

氯化铵ammonii chloridum

又叫氯化铔,系一种祛痰药。本品内服后通过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粘膜分泌增多,使痰液稀释而易咳出。临床适用于干咳嗽的呼吸道疾病。其片剂为每片0.3g,溶液为10%。口服1日数次,1次0.3~0.6g。用水稀释饭后服。本品用量过大可有消化道症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溃疡病、代谢性酸血症忌用。

氯化铵

俗称“硇砂”。分子式为NH4Cl。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加热易分解为氨和氯化氢。用于金属焊接、电镀、制造干电池等。农业上用作氮肥(含氮23%—26%),但对忌氯作物如烟草、番薯、马铃薯、甜菜等不宜使用。医疗上用作祛痰药,主要用于感冒初期。是联合制碱法的产品之一。

氯化铵

ammonium dichlorid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