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氯化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氯化钾potassium chloride盐酸的钾盐(KCl)。通常从钾石盐、光卤石或含氯化钾的卤水中提取。德国在1861年就将其用作最主要的钾肥,并长期保持其生产的垄断地位。由于矿产资源丰富,生产方法简单、含钾量高而成本低等原因,至今氯化钾仍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钾肥品种,约占全球钾肥销售总量的90%以上,其中50%直接施用,其余主要用来制造复(混)肥料。 氯化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中国轻工业部制定的农用氯化钾的质量标准规定为:产品为白色或暗红色小粒结晶,技术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KCl一级品90%,二级品85%,三级品80%;NaCl一级品<4%,二级品<6%。 氯化钾施入土壤后,溶解时解离为K+和Cl-。在K+离子被作物根选择性吸收而呈生理酸性反应的同时,部分K+还能将土壤吸收性复合体上的Ca2+等阳离子置换到土壤溶液中,并与氯离子形成CaCl2等氯盐,后者易随水移动而流失。从而易导致土壤盐基饱和度下降、活性铝增加,酸化程度比施硫钾明显。但对存在大量碳酸钙的石灰性土壤影响较小。 施用技术 氯化钾可作基肥和追肥施用,少数对氯敏感的作物一般不宜作种肥和根处追肥。氯化钾含氯量高,且有少数肥料氯化钠含量较高,故一般不适用于盐碱土;用在中性和酸性土壤,应与石灰和有机肥合理配施。对马铃薯、甘薯、甜菜、烟草、茶叶和柑橘、葡萄等忌氯作物,在雨量充足或灌溉条件好的地区或季节,氯化钾可酌量作基肥早施,而在旱区或旱季以不用为好,以防土壤干旱氯离子积累,引起作物生长受抑以至品质下降。氯元素有促进光合作用和纤维形成等多方面作用,最适宜施于麻类和棉花等纤维作物。 包装储运 氯化钾具有易溶、吸湿、结块等特点,包装必须密封牢固,防雨防潮,防止久压和破包,室内堆码高度不得超过4米。在流通过程中,一般用麻袋或塑料编织袋包装,每袋净重为50千克或100千克。 氯化钾potassium chloride钾石盐、光卤石或苦卤经化学工艺加工而成的钾肥。化学式为KCl,含钾量(K2O)55%~62%。是中国主要的钾肥品种。白色或淡砖红色结晶,具有吸湿性,久贮时会结块,属生理酸性肥料,易溶于水,肥效迅速,可作基肥和追肥,不宜作种肥。因含有氯离子(Cl-),一般不用于忌氯作物如马铃薯、甘薯、甜菜、柑橘、烟草和葡萄等,以免影响产品品质。用于麻类和棉花等纤维作物,能改善纤维品质。氯化钾在盐基饱和度低的中性土壤或酸性土壤上施用,须配施石灰和有机肥料,以防土壤酸化。不宜施用于重盐渍土,以防氯化物聚积对植物生长不利。 氯化钾 氯化钾luhuajia化学式KCl,无色晶体。离子型化合物,相对密度为 1.984,熔点为776℃,1500℃升华,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有咸味。易潮解,在空气中可稳定存在。由于钾离子和氯离子的摩尔电导近似,因此常以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作盐桥。还常以其作为其他钾盐的原料,也可作钾肥及医药用品。氯化钾主要从其矿石钾盐石、光卤石中提取,在我国主要产于云南、青海、甘肃、内蒙等地。其火焰为特征的紫色,可以此鉴定钾离子。 ☚ 氢氧化钾 氯酸钾 ☛ 氯化钾kalii chloridum系一种无机盐,为调整机体电解质平衡的重要药物之一。钾离子是维持细胞新陈代谢、细胞内渗透压与酸碱平衡、神经冲动、肌肉收缩、心肌收缩、肠道平滑肌运动等所必需的物质。临床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的治疗;也用于洋地黄中毒引起的阵发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期外收缩。本品片剂为每片0.25g、0.5g;针剂每支10ml含1g;复方氯化钾针含氯化钾、氯化钠、乳酸钠成分。口服1日3次,1次1g;静滴用10%溶液10ml加入5~10%葡萄糖500ml。本品静滴速度不可过快、用量不可过大,以免引起周围循环衰竭、心率减慢或心跳停搏;静滴浓度一般不超过0.2~0.4%,治疗心律失常浓度不超过0.6~0.7%;肾功能严重减退、尿少者慎用,无尿及血钾过高时忌用;口服本品对胃肠有刺激性,注意胃肠损害,必要时加入饮料中服。 氯化钾化学式KCl。纯品为无色晶体,工业品呈白色或淡黄色。可从钾石盐、光卤石、含氯化钾的盐湖卤水和晶间卤水中提取。含氧化钾一般为58%—60%。农业上用作钾肥,肥效快,可作基肥和追肥。但在盐碱土地上对忌氯作物,如烟草、甜菜、马铃薯等,不宜使用。 氯化钾potassium chloride 氯化钾potassium chloride 氯化钾muriate of potash (M/P);potassium chlorid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