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氯读音l·ü(ˋ),为ü韵目,属u—ü韵部。 上一条: 緑 下一条: 率 氯lǜ非金属元素,浅黄绿色气体,味臭,有毒,可以制造漂白粉、农药等。通称氯气。 氯一种气体元素,符号Cl。黄绿色,有臭味,有毒,有腐蚀性。可用来制盐酸、漂白粉和农药等:~气丨~仿丨~纶。 氯lǜ气体元素,符号Cl,黄绿色,有毒,气味刺鼻,可以用来制造杀菌剂、漂白粉等。 氯lǜ一种气体元素,符号Cl(chlorum)。1855年,在《遐迩贯珍》(第十号)中,称氯为“青气”。◇绿、绿气、錄气、録、盐气、盐素、格鲁儿,“格鲁儿”为英语chlorine之音译。“氯”字的出现较晚,如1929年张资平《自然地理学》第三章:“氯化钠,Sodium chloride。”1931年《禽产推销学》上册:“氯,Chlorine。” 氯*luC2C8 气体名称 气体名称氧 氯(氯气) 氚 氕 氪氡 氟 氢 氮 录 亚 克 冬氖(氖气) 氙 另见:风 流动 呼吸 气味 充满 云 ☚ 气体 水气 ☛ 元素 元素素(色~;激~;尿~;毒~) 原质 ☚ 元素 化学物质 ☛ 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Cl。1774年瑞典K.W.舍勒用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制得一种呈黄绿色的气体——氯气。1810年英国H.戴维证明为单质氯并命名。自然界中以氯的化合物形式存在。1 kg海水中含氯18.97 g(以氯化钠形式)。19世纪初,英国一些化学家提出了电解食盐(氯化钠)水溶液的方法,直到1867年西门子公司研制成功直流发电机,才使得该法得以工业化。此时,氯仅用于纤维漂白和饮水消毒,生产和消费量都不大。20世纪50年代石油化工兴起,有机氯化学品(塑料、溶剂、染料中间体、农药等)的生产发展起来,促进了电解法制氯的发展,形成了氯与烧碱、氢气等联产的氯碱工业。1999年美国生产氯1329.4万t。中国氯的生产始于20世纪20年代,产量一直很低,1949年还不到1万t。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氯的生产扶摇直上,70年代末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氯产量大增,1996年生产量达到了462万t,位居世界第2位,现在基本保持在500万t左右。在工业发达国家,约有60%~75%用于有机氯产品(如聚氯乙烯、环氧氯丙烷等),无机化学品和纸张漂白各占10%左右,其余用于饮水消毒和污水处理等。中国无机氯产品和有机氯产品约各占50%,消费对象与上述基本相同。 氯 氯lu周期表ⅦA族元素,符号Cl,原子序数为17,原子量为35.453,常态为黄绿色气体,熔点为-103℃,沸点为-34℃,密度为3.214g·cm-3(1×105pa,0℃)。容易液化,液氯储存在钢瓶中。电子组态1s22s22p63s23p5。氧化态有-Ⅰ (Cl-),+Ⅰ(次氯酸根ClO-),+Ⅲ (亚氯酸根ClO-2),+Ⅴ (氯酸根ClO-3) 和Ⅶ (高氯酸根ClO-4) 等。20℃时1体积水可溶解2.15体积氯气,所得溶液称氯水,将氯水冷至0℃可析出固态水合物Cl2·6H2O和Cl2·8H2O。氯是卤素中首先被发现的元素。1774年瑞典科学家C.W.舍勒用盐酸和软锰矿MnO2作用放出了黄绿色气体,它使塞子变为黄色,把蓝色石蕊试纸几乎变为白色,各种颜色的花能变为黄色,昆虫立刻死亡。但是几乎整整经过了一个世纪才把氯确认为单质,并定名为 chlorine,该元素英文名来源于希腊文chloros,原意为“黄绿色”。实验室中制氯的反应方程式:
氯在地壳中约占0.031%,在海水中,氯总是作为主要的负离子 (即氯离子Cl-) 存在 (按重量计占1.9%)。在岩盐、氯磷灰石和方钠石矿物中都存在氯。天然氯为两个稳定同位素的混合物,其中氯-35占75.53%,氯-37占24.47%。 氯气是腐蚀性有毒气体,对眼睛和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可使人窒息,胸腔紧缩,肺部水肿,空气中氯气浓度为2.5mg·L-1时会使人在数分钟内死亡。在空气中氯的允许浓度为0.001 mg·L-1,第 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曾把氯气作为毒气使用。 氯相当活泼,几乎能与所有元素 (氧、氟、氮、碳和稀有气体除外) 直接化合而形成氯化物。大多数金属的氯化物为离子型晶体,而半金属或非金属的氯化物则绝大多数为分子晶体。氯能从离子化合物中取代较重的溴、碘等卤素元素,并与某些有机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或取代反应。氯能直接参加或作为中间体间接参加有机合成反应。氯气及化合物广泛用做纺织业和造纸业中的漂白剂、城市供水消毒剂、家用漂白剂和杀菌剂,还用来生产许多无机化学试剂、有机化学试剂。大量的氯用在有机合成工业上,生产塑料、合成橡胶、染料、溶剂及其他化学制品或中间体。 ☚ 氟化氢 氯化物 ☛ 氯chlorine, Cl系一种气态元素。原子序数17,原子量35.45,是人体重要元素之一。人类每日从食盐、动植物体内摄取氯约0.5g,主要从肾和汗腺排出体外。氯广泛分布在血浆中,为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阴离子,对维持体内水平衡、酸碱平衡、渗透压等有重要意义;氯是胃液中盐酸的组成成分,对消化有重要作用;唾液中氯离子可激活唾液淀粉酶,有助于淀粉的消化。 氯lǜ气体元素,符号Cl。黄绿色,比空气重,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有毒,有腐蚀性,化学性质很活泼。用途广,可用来漂白、杀菌或制造漂白粉、染料、颜料和许多药物,又可做毒气或制造其他毒剂。 氯chlorine成年人体内含氯元素约100g,主要分布于血浆及细胞外液中,胃液中的氯离子是胃酸的重要成分。氯离子能自由通过细胞膜,在细胞内为氯化钾,在细胞外为氯化钠,氯离子转移是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的重要因素。唾液中的氯离子是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氯与钠离子同为调节渗透压的重要因素。 氯 氯在人体内,氯一般以钠或钾的氯化物形式存在。氯化物是主要的细胞外液阴离子,在155mEq/L的总阴离子浓度中它占了103mEq/L。因此,它在维持细胞外间隙的适当水化、渗透压及阴阳离子平衡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血清C1-为95~106mmol/L (mEq/L) (相当于NaC1556~620mg/dl),红细胞的氯化物含量为49~54mmol/L,而全血则为77~87mmol/L。组织细胞大约含有1mmol/L的氯化物。血浆Na+的浓度(142mmol/L)较Cl-及HCO3-的总和(130mmol/L)高10~12mmol/L,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式概括: Na+=Cl-+HCO3-+10(单位为mmol/L) 通过这一公式,可检查化验结果的可靠程度。在尿毒症和糖尿病酮症时,由于磷酸盐与酮体的负离子分别增多,HCO3-浓度降低,使[Na+]与[HCO3-]+[Cl-]之差超过10mmol/L。 随同食物摄入的氯化物离子几乎全部被肠道吸收,再通过肾小球过滤从血中移除Cl-。小球滤液中的Cl-又为肾小管被动重吸收。 大部分Cl-经肾脏排出,正常成人每日在尿中排氯约7g,少量Cl-随粪和汗排出。在炎热气候下,出汗过多全丢失大量Cl-。但此时醛固酮分泌增多,可使汗腺泌出Na+和Cl-浓度较正常气温时为低的汗液,这样Cl-的丢失就减少了。 低氯血可见于伴发慢性肾盂肾炎的失盐性肾炎。纵然此时体内缺氯,可能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不力,也会造成氯化物的丢失。在阿狄森病危象,氯化物(和Na+)的水平均显著降低。一些代谢性酸中毒,如糖尿病酸中毒及肾功能衰竭,由于有过量的酸类生成或排酸减少,聚集的阴离子(乙酰乙酸和磷酸盐)可以部分取代氯化物的氯离子,致使血清氯化物含量降低。长期呕吐因有胃酸丢失,也会产生低氯血。 高氯血可见于脱水和引起肾血流量减少的情况 (如充血性心力衰竭)。高氯血性酸中毒可能是严重肾小管病变的一种体征。过量的Cl-治疗或摄取,显然也会导致血清氯化物升高。 ☚ 钾 微量元素 ☛ 氯lǜ {化} (气体元素) chlorine (Cl) 氯chlorine (Cl) 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