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气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气质 气质古代诗学概念。《宋书·谢灵运传论》:“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气质”,是指“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文心雕龙·明诗》)的精神素质。《谢灵运传论》还说子建“以情纬文,以文披质”,这是“气质”在风格上的表现。《北史·文苑传》论南北文学之不同,也论以“气质”:“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气质”与“清绮”相反,“清绮”来自后天的熏染,“气质”则源于朴实的本性。吕本中《童蒙诗训》说:“初学作诗,宁失之野,不可失之靡丽。失之野,不害气质;失之靡丽,不可复整顿。”可见,直抒胸臆,朴实刚健,就是“重乎气质”的表现。唐初,承陈、隋乱后,诗文创作“尚染齐梁流风,文体卑弱,气质丛脞,犹未足以鼓舞万物,声明六合”(宋石介《上赵先生书》)。“气质”作用如此之大,可见它与作者的抱负、信念是分不开的。建安诗人有着救世的抱负,执着的信念,发而为诗,故充满了一种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和对人生的眷念难舍之情。虽然时命多舛,但决不妥协屈首;虽然满目疮痍,但不气馁愁哀。诗有“气质”,首先所指的就是这种主体胸襟的展现,满腔热情的流露。在表达方式上,它直抒情感,一吐为快,笔墨酣畅淋漓,决不含含糊糊、欲吐还休地故作姿态。诗有“气质”,语言质朴而能流动,明朗而又爽快,决不雕文镂彩以害本色。诗有“气质”,则贞刚劲健;诗无“气质”,则格调卑弱。 ☚ 气韵 气格 ☛ 品质;气质;性质pǐnzhì qìzhì xìnɡzhì【同】 都是名词;都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内在素质和外部特点;都是中性词;都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都能作主语和宾语。 气质qìzhì❶指人稳定的个性特点,如直爽、文静、活泼、急躁等。 气质qìzhì人们具有的稳定性的性格、风格等特点。 气质qìzhì【释义】 气质孩子气、神经质。 气质;弃置;器质◉ 气质qìzhì 名 气质孩子气加神经质。 气质qì zhì指人的性情品格:(金桂)见薛蟠~刚硬,举止骄奢,若不趁热灶一气炮制熟烂,将来必不能自立旗帜矣。(七九·1978) 气质qì zhí指脾气、性格等特征:如今老太太死了,没有了仗腰子的了,我看他(指鸳鸯)倒有些~不大好了。(一一十·1397) 气质qìzhì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征,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们行动上的表现;也指人的风格、气度。用于积极方面。 气质qì zhì人的比较稳定的个性特点。1898年严复译《天演论》卷上:“与无操持而惰游者,其气质种类,不必皆不肖也。”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教育》:“从个人之体质,现固有之状态,影响於感情,及思想之作用者,谓之气质。”1915年伍廷芳《美国视察记》:“男女习处既久,则气质上将有所变易,其结果必致丈夫须眉气,而巾帼有男子风。”1923年李大钊《平民主义》:“男子的气质有易流于专制的倾向。” 风度 风度风轨 风格 风味 风范 风望 标格 标律 标领 仪质 气质 体度 样度 另见:举止 姿态 仪态 美好1 ☚ 风度 风范 ☛ 气质 气质骨格 气性 性质 意脉 道韵 气习 体质 风质 心质 另见:姿容 资质 气度 风度 风采 风格1 ☚ 气质 各种气质 ☛ 风格1 风格1风骨 风调 风流 风标 风尚风体 格调 气质 标致 趣尚 体裁(帅臣~) 另见:气度 作风 风度 品格 ☚ 风格1 好的风格 ☛ 气质/各种气质/好的气质 ☚ 禀性 气质 ☛ 模样 模样样(样儿;样子;体样;色样;闻样;模样儿) 体貌 谱模 身分派式 张致 气质 躯老 像态 像胎 ☚ 体貌 面貌 ☛ 好的风格 好的风格高尚的风格:峻标 ☚ 风格1 格调1 ☛ 气质qì zhì❶气性,素质。张载《语录钞》:“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 气质 气质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气质(Temperament)一词来源于拉丁语(Temper-amerturm),原意是混合,按适当比例把各成分调和在一起。最初,人们引用此词是描述人们的兴奋、激动、喜怒无常等情绪特征。现代心理学认为气质是不依赖于个人活动的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其动力特征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赋予了个体全部心理表现出 一种独特的色彩,使不同人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性。如有人观察敏捷,有人感知迟缓;有人思维流畅,有人思路阻塞;有人情绪爆发快,有人情绪反应慢;这些特点都反映了心理活动速度上的差异。有些人注意力转移快、思维灵活,善于随机应变,反映了心理活动灵活性的特点。有些人常把心理活动指向于外部事物,被称之为外倾型人,有人则把心理活动指向于内心世界,如内倾型人,这些特征则体现了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上述这些个体差异是气质特征的不同造成的。气质具有天赋性,它是由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人一出生就决定了其气质差异,如有的婴儿爱哭爱闹,有的安静少动。由于气质先天性,使人在不同性质的活动中、在人生历程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气质特点的相对稳定性。然而气质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完全不会变化,在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气质可以被掩蔽,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造。如一个天性活泼的女孩子在人生关键时刻遭受到致命的打击后,一厥不振,精神沮丧。长期如此,会变得孤僻抑郁。但如果得到正确的开导与教育,还会使其发生逆转,恢复天性。气质体现了人的差异,一般人们依据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来划分人的气质差异(见气质类型)。 ☚ 罗夏克墨迹测验 体型说 ☛ 气质temperament家畜在特种情况下进行某种活动的坚韧性。它决定于生理学和遗传学因素,以及经验和训练。气质犹如一种特性,能通过近亲繁殖进行选育。据牛在狭小的笼槛内的表现,牛的气质可分为4个类型:驯良的牛安静地站在笼槛内;惊慌的牛总想逃出笼槛,并把头摆来摆去;很惊慌的牛是挣扎、吼叫、摆头、排粪;柔顺的牛站在笼槛内,把头垂下,并向前推,采取一种跪下的温柔姿势。了解动物的气质对改善饲养管理、畜舍设计和提高动物生产力都具有很重要意义。 气质 气质qizhi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气质(Temperament)一词来源于拉丁语(Temperamerturm)原意是搀和、混合,按适当比例把作料调和在一起。以后,气质用于描叙人们的兴奋、激动、喜怒无常等情绪特性。而现代心理学认为气质是不依个人活动的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气质的日常生活概念就是指一个人的“脾气”、“秉性”。气质所表现的动力性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速度(感知的速度、思维的快慢、情绪爆发的快慢等)、强度(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灵活性(注意转移的快慢、思维的灵活性等)和指向性(心理活动指向于外部事物还是自身内部)等。这些动力性特征给个体的全部心理表现涂上一层色彩。它是以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性为基础的,较多地受稳定的个体生物组织的制约,因而具有天赋性。婴儿刚出生就显示出气质差异,如有的爱哭爱闹,有的比较安静。这些差异不是由于后天生活条件的差异,而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先天特性造成的。气质由于它的先天性,因此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在不同性质的活动中、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内,气质特点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然而气质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完全不起变化,在生活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气质可以被掩蔽,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造。例如,一位女中学生自幼孤独、胆怯、爱哭,经过学校几年的专门教育,老师引导她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委托她担任一些重大任务,选举她做团的工作,最后这个女孩改变了她原来的特点,显现出主动性、独立性和不怕困难的特点。 ☚ 素质 性格 ☛ 气质 气质qizhi个体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概念,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是气质学说的创始人。气质的原意是比例、关系的意思,他根据体液的不同比例,划分了气质的类型。公元前2世纪罗马医生加伦(Galen)采用拉丁语气质(temperamentum)一词,一直延用到今天。气质所表现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是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上。如情绪的强弱、思维的快慢、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注意转移的难易以及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内心世界等。气质较多地受个体生理组织特点的制约,很早就显露在儿童的游戏和活动中,它比其他的心理特点更具有天然与稳定的性质,虽然它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可以改变,但却相当缓慢。 ☚ 悲伤 气质类型 ☛ 气质 气质Qizhi个人在心理和行为活动方面稳定的动力特点,包括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指向性等,如动作的速度、灵活性,情绪的强度、稳定性,心理活动的内倾(指向自身内部)还是外倾(指向外部事物)等等。气质较多地受先天的生物学因素影响,婴儿在出生后,就会表现出爱哭、爱闹,还是安静少动的区别。个人的气质特征是长期稳定的,它可能因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受到掩蔽,而表现出与原有气质不同的一些特点,如情绪易激动的可以经过长期集体生活磨练而变得能有适当的自我克制,但根本性的改变却是困难的。反之,性格中的态度体系和行为习惯则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作用下逐渐形成的,环境的剧变可以导致性格的显著变化。同一性格特征可以因气质的不同而带有不同的色彩。如热爱工作的品质,既可表现为从容不迫、细致周密的;也可表现为雷厉风行、热情奔放的。此外,气质的不同也将影响到形成某一性格特征的快慢和难易程度。如勇敢、果断的品质在胆汁质的气质类型基础上较易形成,在粘液质就不很容易。但是,气质本身不带评价色彩,也不决定成就水平,各种气质都可能有长处和短处。教育者应扬长避短,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 ☚ 能力 气质类型 ☛ 气质 气质Qizhi和通常所说的 “脾气”、“性情”相近,是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在道德意义上主要是指一个人的风格、气度。气质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吸引人的标志。有好、坏之分。良好的气质是指有优良的品格,能容纳不同的意见,在日常生活中,被看作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待人亲切,分寸适度,落落大方,且有自己的个性。不好的气质恰恰与此相反。一个人的气质与这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有很大关系,一般说来,文化素质高、品德优良的人,气质就好。某种气质是否优良,不仅反映在具有道德意义的要求中,而且也反映在关于人的知识程度的要求中。评价气质时,是伦理和审美的统一,即同这个人的整个文化素养的有机的和自然的表现有很大联系。因此,要想获得良好的气质,就应该注意容纳别人的意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 美德 性格 ☛ 气质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认识和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上。不以活动的内容、目的和动机为转移。它是人的神经动力特点在行为上的表现。有先天遗传性,在特定环境的影响下,也能发生一定的变化。 气质 气质一个人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作方面的动力特点的综合。动力特点是指发生的速度、强度和外部表现。根据人们在心理和动作方面动力特点的不同,可以把人们的气质分成不同的类型。古代希腊医生根据日常观察和人体内四种液体(血、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各人多寡不同的假设,把气质分成四型,即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泼、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质;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的抑郁质。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解释气质的四种不同类型。他认为人的神经具有强度、速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种特性,这三种特性就构成了神经过程强、不平衡、灵活的兴奋型;强、平衡、灵活的活泼型;强、平衡、灵活的安静型;弱、不平衡、不灵活的抑制型。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分别相当于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并指出纯粹的类型极少,一般都是混合类型。各种气质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这要联系具体人的整个个性特点及其在活动中的社会意义来评定。气质给人的性格染上了特有的个人“色彩”,气质的形成和发展,生理因素占主导地位,是人一生中最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由于长期磨练与思想、文化、道德素质、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人到老年期气质特点也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主要表现的是神经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平衡性均有所降低,反映事物迟缓,情绪表现较慢,消退比较困难。情绪的鲜明性不如过去,性格的情绪色彩淡化。接受内外环境的刺激时,往往虽有强烈的兴奋,但无强烈的外部表现。每个老年人的气质变化程度,受个体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与人之间差别较大。 ☚ 仪表 风度 ☛ 气质temperament指人的心理活动在动力方面的特征,即人的情绪和行动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等方面的动力学特征。气质最早由希波克拉底提出,他认为人的个性与人体内体液的比例不同有关。黄胆汁占优势者称胆汁质,血液占优势者称多血质,粘液占优势者称粘液质,黑胆汁占优势者称抑郁质。他的观察分类和人的气质类型基本一致,但将气质归之于体液比例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气质 气质人的个性特征之一。指个人在心理活动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点,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等方面。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气质使人的个性带有一定的色彩,但不能决定个性特征的内容。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气质类型 ☛ 气质 气质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如活泼、直爽、沉静、浮躁等。气质为每个人增添了独特的色彩,对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人的气质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 不成熟——成熟理论 办事果断 ☛ 气质 气质temperament性情和脾气。指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如直爽、沉静、活泼、浮躁等。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主要表现为个人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强度、指向性和稳定性。气质并不涉及情感活动的方向和内容。气质是先天的、是事先安排好的结构对刺激的特殊反应方式。气质是性格形成的基础。不同气质并不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 ☚ 心境 失神 ☛ 气质 气质人在情绪体验上的强度、速度和表露的明显程度,以及在行为方式上的稳定特点。古希腊科学家希波克拉特,通过对人的行为的个别差异的研究,最先提出了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学说。后来,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深入研究,认为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四种基本类型。医学和心理学都认为气质是遗传的。 ☚ 个性 心理反应原理 ☛ 气质humors 气质cast of mind 气质temperament 气质temperament 气质temperament人的心理和行为在动力方面典型的、稳定的特征。是人的行为和活动尤其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隐显以及稳定性和灵活性上的差异,它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性的主要表现。但后天社会生活中也能使人的气质发生某种程度甚至根本的改变。关于气质的生理基础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气质决定于血型,有人认为与体型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激素有关。但至今大多数人仍认为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是气质的生理基础,揭示了气质的生理机制。 气质 气质temperament人的心理和行为在动力方面典型的、稳定的和持久的特点。所谓心理和行为的动力特点是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速度、强度、易变性和稳定性。如知觉的广度和速度,思维的敏捷性,注意的稳定性,情绪体验的强度等等。气质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不在于其具体内容,而在其活动方式。例如,有的人热情活泼,善于交际,表情丰富,富于同情;而另一些人则待人冷漠,不苟言谈,行动迟缓,善于自我体验。这些特征不依具体的时间、场合和活动内容为转移,而是个人固有特质的一种稳定的表现。气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的先天遗传特征,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后天的社会生活可以改变遗传的气质特点,有时候,个人生活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可能使原有的气质特征发生根本性改变。 ☚ 气功心理学 气质类型 ☛ 气质 气质temperament个体在进行心理活动时或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动态性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是指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指向性和灵活性。既表现在情绪产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及情绪变化的幅度上,也表现在行为动作和言语的速度和灵活性上。气质主要是天生的,在婴儿时即可表现出来,如新生儿有的安静、有的哭闹,无好坏之分。具有某种特定气质的人,在不同的活动中都会表现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征。 ☚ 人格改变 气质类型 ☛ 气质 气质人在进行心理活动时或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动态性的人格心理特征。既表现在情绪产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及情绪变化的幅度上,也表现在行为动作和言语的速度和灵活性上。决定人的气质的既有遗传素质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后天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 技巧 性格 ☛ 气质〈名〉脾气;性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