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气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气厥

气厥

即休克。

☚ 海宴河清   元妙 ☛

气厥qì jué

短时间失去知觉;昏厥:(宝钗)走到袭人炕前,只见袭人心痛难禁,一时~。(一二十·1509)凤姐正在~,平儿哭的眼肿腮红。(一○七·1357)

昏迷

昏迷

蒙 昏(昏昧;昏昏;昏撒;昏懵)迷(迷闷) 痴迷 迷闷 迷谬 惛迷
因大量失血﹑失水等原因而造成心脏和血液循环衰竭、生命垂危的现象:虚脱
较短时间失去知觉:昏厥 昏蹶 昏晕 发厥 晕厥 气厥 发晕 瞀瞑 瞀厥 风瞀
目眩晕厥:瞀闷
因害怕而昏晕过去:惊厥
由于愤气郁结造成的痉挛昏厥:愤厥
失血而昏厥:血晕
失去知觉,进入昏昧状态:不省人事 不醒人事 不知人事 人事不省 人事不醒 人事不知
昏迷不省人事:懵冒
神志昏沉,不省人事:昏迷不醒 昏迷不省
临死时神志昏迷,不省人事:魂飞魄散 魄散魂飘
沉湎昏迷:耽昏
昏迷倒下:晕倒
突然昏厥:暴厥
长时间失去知觉:发昏
昏迷的样子:冥然
困顿昏迷的样子:顿昧
发呆、失去知觉的样子:
(因大脑功能严重紊乱而长时间失去知觉:昏迷)

☚ 血症   病情 ☛

气厥

❶厥证之一。指中气衰竭,或气机怫郁上逆而厥者。《景岳全书·厥逆》: “气厥之证有二, 以气虚气实, 皆能厥也。气虚卒倒者,必其形气索然, 色清白, 身微冷,脉微弱,此气脱证也。宜参、芪、归、术、地黄、枸杞、大补元煎之属,甚者以回阳饮、独参汤之类主之。气实而厥者, 其形气愤然勃然, 脉沉弦而滑, 胸膈喘满,此气逆证也。 《经》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 即此类也。治宜以排气饮,或四磨饮, 或八味顺气散、苏合香丸之类, 先顺其气, 然后随其虚实而调理之。又若因怒伤气,逆气旋去而真气受损者,气本不实也。再若素多忧郁恐思而气怯气陷者,其虚尤可知也。若以此类而用行气开滞等剂,则误矣。”气厥亦称中气。《证治要诀·厥》: “气厥, 即中气。”《丹溪心法·厥》: “气厥者, 与中风相似,何以别之?风中身温,气中身冷。 以八味顺气散或调气散。 如有痰, 以四七汤、导痰汤服之。”
❷病理名词。 指气逆。 《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 鼻渊者, 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衊瞑目,故得之气厥也。”参见厥证等条。

气厥

厥证的一种。因气虚或气机逆乱所发生的突然昏倒,手足厥冷的病证。气厥的发生有两种原因。一是精神受到过度刺激,如恼怒、惊吓,以致气机逆乱,上壅心胸,蒙闭清窍而突然昏倒,属实证。一是由于元气素虚,每遇饮食不足、过度疲劳时气虚下陷,清阳不升而突然昏倒,四肢逆冷、汗出、脉微,属虚证。

气厥qìjué

❶病理名词。指气逆。出《素问·气厥论》。
❷因气机逆乱而引起的昏厥(见《丹溪心法·厥》)。有气虚、气实之分。气虚而厥, 证见眩晕昏仆、面色白、汗出肢冷、脉微弱等, 治宜培补气血, 用大补元煎, 甚则六味回阳饮、独参汤。气实而厥,证见卒然昏仆、胸膈喘满、脉弦滑等。治宜顺气开郁, 用四磨饮、八味顺气散( 《景岳全书》: 人参、白术、茯苓、青皮、陈皮、白芷、台乌、甘草)、苏合香丸等。参见厥证条。
❸即中气。见《证治要诀·厥》。

气厥

气厥

气厥是指由中气衰竭或气机怫郁上逆,而致肢冷昏仆的厥证。气厥出《素问·气厥论》。气厥之发病,或因劳倦过度,气虚下陷,清阳不展所致;或因恼怒惊恐,气机逆乱,蒙闭窍遂所致。故《景岳全书·厥逆》:“气厥之证有二,以气虚、气实皆能厥也。”
气虚厥:症见眩晕昏仆,面色㿠白, 汗出肢冷, 气息低弱,舌质淡胖,脉象沉微,元气素亏,复因惊恐、劳累或饥饿以致气机逆乱,清阳不展,引起昏厥。治宜补气回阳。方用四味回阳饮。方中人参、甘草大补元气;附子、干姜温中回阳。或用补中益气汤以益气升清。如汗出不止者,可加龙骨、牡蛎、五味子以固涩止汗。《景岳全书·厥逆》其曰:“气虚卒倒者,必其形气索然,色清白,身微冷,脉微弱,此气脱证也。宜参、芪、归、术、地黄、枸杞,大补元煎之属;甚者以回阳饮、独参汤之类主之。”
色厥,症状基本与气虚厥相似。因纵欲过度所致。《景岳全书·厥逆》:“色厥之证有二,一曰暴脱,一曰动血也。凡色厥之暴脱者必以其人本虚,……而纵竭情欲者亦有之。故于事后则气随精去而暴脱不通。” 《类证治裁·厥证》:“色厥之纵欲竭精,精脱于下,气脱于上。”治宜大补元气,用独参汤灌之,或速灸气海。若色厥之动血者,属血厥范畴。参见“血厥”条。
气实厥: 症见卒然昏仆,呼吸气粗,胸膈喘满,口噤握拳,四肢厥冷,舌苔薄腻,脉伏或沉弦。肝气不舒,复因激怒悲恐,以致气机逆乱,上壅心胸所致。治宜行气开郁,疏肝宽中。方用四磨汤、八味顺气散。前方用沉香、乌药、槟榔以降气破滞;后方用青皮、陈皮、乌药、白芷以疏肝理气。因气实之厥,往往为本虚标实之证。故处方除以行气为主外,常配合补益中气之品,加以调治,乃标本兼顾之法。《景岳全书·厥逆》:“气实而厥者,其形气愤然,勃然,脉沉弦而滑,胸膈喘满,此气逆证也。经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即此类也。治宜以排气饮或四磨饮,或八味顺气散、苏合香丸之类,先顺其气,然后随其虚实而调理之。”

☚ 热厥   血厥 ☛

气厥qì jué

❶adverse flow of qi
❷ qisyncope

气厥

气厥syncope resulting from disorderof qi

指因气机紊乱所致之昏厥。由于过度情绪刺激,而忽然晕厥扑地,涎潮昏塞,牙关紧闭,甚至死亡。其病征与类中风相似, 《普济本事方》专门进行辨析,并以作者母亲办其父亲丧事、忧伤之极,一日忽气厥,但医者认为中风误治而死,惨痛教训说明此理。作者指出了辨明病机的重要性,认为“暴喜伤阳,暴怒伤阴,忧愁不意,气多厥遂”,临床上应引起注意。明代医家楼英《医学纲目》记1425年明仁宗爱妃因忧怨气逆,逆气与饮食相结,气机不通畅而致气厥,医师孙兆、杜壬掌握了病情与心理因素的关系,分析病机,不用针药,断定病人将自吐,气机转畅病愈。本病与西医的癔病发作和反应性木僵有些相似,治疗可采用暗示治疗。

☚ 气功疗法   气嗽 ☛
000030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