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民贵君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民贵君轻 孟子曰:“民为贵①,社稷②次之,君为轻③。”(《孟子·尽心下》四) 注释 ①贵:重要。②社稷:指国土。③轻:没有别的重要。 【译文】 孟子说:“老百姓最重要,其次是国土,再次是国君。” 感悟 “民为贵”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面光辉的旗子。 民贵君轻孟子的重民思想。孟子认为在君臣和君民关系问题上,人心向背是最重要的,相对来说,国家和君主个人则处于次要地位。因此争取民心是维护统治的最有效途径。《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思想,内涵了反对极端君主专制和争取民心的进步因素,代表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有重大积极的影响。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天下为主,君为客”和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均受到该思想的启发。 民贵君轻孟子提出的政治道德命题。是其仁政学说的重要内容。语出《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在得失天下问题上,民是最重要的,而社稷(指国家)为次,君主为轻。民心向背为国家政权安危所系,国君要把自身利害放在这一前提下来考虑。他指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所以,君王必须保民,与民同乐同忧。“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所说的“民为贵”,指的是人民这个问题很重要;而“君为轻”,则是说君的问题不大,并没有把“民”看得比“君”还高贵的意思。但是,孟子提出“民为贵”的口号,表明他确实看到了争取人民的支持,对于地主阶级取得政权和巩固统治的极端重要性。孟子的这一思想,受到历代杰出政治家和进步思想家的重视,并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等对专制主义的批判,产生了积极影响。 民贵君轻孟子的政治思想。《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要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民心最为重要,国家为次,君主为轻。提出要保护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这一理论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 民贵君轻 民贵君轻孟子民本主义思想的重要论点。见《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以“民”为立国之本,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君”可更换,“社稷”可变置,人民则是无法改换的,只有取得“丘民”的信任才能居于“天子”的宝座。孟子立足于民本,而要求施行仁政;其仁政的归宿,又在于王道;所谓“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故其民本、仁政、王道,实为一体。“民贵君轻”说曾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 圣证论 司马牛 ☛ 民贵君轻mín guì jūn qīngthe peopl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in a nation while the sovereign is the lightest 民贵君轻mín guì jūn qīng【解义】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孟子的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mín ɡuì jūn qīnɡ百姓比君王贵重。孟子所强调的民本思想。《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贵君轻mín guì jūn qīng【解义】 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孟子的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mínguì-jūnqīng〔并列〕 贵,尊贵,重要,值得重视。比喻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他们比君王更重要。语本《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仁义派的首领是孟子,他劝国王(梁惠王、齐宣王)行仁政,王天下,虽然也包含着‘~’、‘士芥寇仇’等危险思想……但仅限于警惕统治者知此畏惧,并非赞成革命。” 民贵君轻mín guì jūn qīng《孟子·尽心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贵:尊贵,重视。轻:轻贱,轻视。孟子的民本思想,认为百姓比君主更重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