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民族干部的培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民族干部的培养

民族干部的培养

中国共产党非常关心民族干部的培养,延安时期,就办了一所民族学院,为解放后开展全国性的民族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革命和建设是各民族自己的事,要通过各民族干部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事业。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就高瞻远瞩,深刻地提出: 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1950年11月,在周恩来的亲自主持下,制定了 “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的方针,批准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 和 《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当时主持西南局工作的邓小平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关心西南民族学院的筹建工作。他说: “西南人才缺乏,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迅速创办民族学院,吸收一些青年进民族学院深造。” (《邓小平论统一战线》第77页)1951年6月1日西南民族学院正式成立时,他还写了 “各兄弟民族团结在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周围,建设一个独立强盛繁荣幸福的新中国的贺词,大大鼓舞了全院各族师生员工办好民院的信心。
在论述培养民族干部的重要性时,邓小平指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民族工作是国家根本工作之一。把各民族团结在祖国大家庭里,团结在毛主席的旗帜下,才说得上祖国的强盛,国防的巩固,国家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西南民族学院史》第14页)还说: “团结各民族于祖国大家庭的中心关键之一,是在于各民族都有一批热爱祖国、并能联系群众的干部。” (《西南民族学院史》第1页)邓小平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防巩固,培养革命接班人这些战略问题的高度来论述培养民族干部的重要性,从而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干部问题的理论。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干部已经形成了包括党务、政务、国防、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方面的人才,具有206万人的宏大队伍,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光辉思想的硕果。
在培养干部的标准问题上,邓小平始终坚持了德才兼备的原则。1952年7月10日,西南民族学院举行第二期开学典礼之际,邓小平不仅到会祝贺,而且还热情洋溢地讲了话,指出: 要有一批各民族自己的干部,这些干部必须是热爱祖国的、联系群众的、懂得政策的、能为各民族人民好好服务的。勉励全体学员 “好好学习,将来毕业回去后,要好好为各族人民服务。” 这些指示充分体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民族干部的热情关怀、严格要求和殷切期望。
邓小平在强调培养民族干部时,也主动并鼓励选派适当数量的 “懂得民族政策,真正想把少数民族工作做好” 的汉族干部。但是,他强调 “一定要少而精,要派真正能帮助他们的干部。” (《邓小平论统一战线》第75页)同时,他还告诫汉族干部要有吃苦的精神,要有 “实事求是,老老实实”,“一切事情和他们商量” 的态度,还要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立足民族平等,加快西藏发展   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 ☛
0000052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