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颖脱典源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 (纵) 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sha) 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士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 (早) 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释义用法 战国时代,秦兵攻打赵国,赵国平原君赵胜奉命到楚国求救,要选二十名文武双全的门客一起去,但少一人,毛遂自荐请去。平原君说,贤者处世,如同锥子放在囊中,锥尖马上露出来,而你三年未有所闻。毛遂说,如果我早处囊中,不仅锥尖,连锥把的环也早露出来了。于是毛遂同去。在与楚王谈判时,毛遂上殿,仗义执言,使得与楚结盟,完成使命。后用此典形容人的才华得以显露施展; 或反其意,指才华未能显露施展。 用典形式 【收毛】 唐 ·韩愈:“选俊感收毛,受恩惭始隗。” 【利颖】 唐 ·元稹:“摆囊看利颖,开颔出明珠。” 【敛颖】 清·赵执信:“君才与年俱莫当,且复敛颖囊中藏。” 【颖脱】 唐 ·杜甫:“气冲看剑匣,颖脱抚锥囊。”宋 ·梅尧臣:“岂无颖脱才,可迈古风力。” 【囊锥】 宋 ·黄庭坚:“璞玉深藏器,囊锥立见尖。”明 ·高启:“匣剑未久埋,囊锥已先见。” 【毛遂锥】 宋·梅尧臣:“改作毛遂锥,颖脱奚足算。” 【处囊中】 清·黄鷟来:“世路久惊当剑上,客身都似处囊中。” 【处囊锥】 宋·黄庭坚:“功成在漏刻,颖利处囊锥。” 【利锥末】 宋·苏舜钦:“譬如利锥末,所向物已破。” 【重九鼎】 宋 ·陆游:“用可重九鼎,穷宁直一钱。” 【重毛遂】 元·傅若金:“赵客归来重毛遂,秦军老去畏廉颇。” 【脱颖人】 清 ·沈绍姬:“脱颖人成公子名,不然碌碌竟何称。” 【脱颖出】 清·黄遵宪:“刀当摩厉须,锥乃脱颖出。” 【透颖锥】 唐·元稹:“叶怯穿杨箭,囊藏透颖锥。” 【锥出囊】 宋·陆游:“衰迟分作骥伏枥,敛退敢求锥出囊。” 【囊中锥】 宋·苏轼:“勇于鞲上鹰,不啻囊中锥。”宋 · 张孝祥:“囊中已无去年锥,欠此石友相娱嬉。” 【囊中颖】 宋 ·苏轼:“羞为毛遂囊中颖,未许朱云地下游。”宋 ·陆游:“平生耻露囊中颖,垂老甘同爨下琴。” 【囊未出】 唐·刘禹锡:“颖微囊未出,寒甚谷难吹。” 【露囊锥】 元·耶律楚材:“鄙论我甘蒙酱瓿,雄材君已露囊锥。” 【钝锥出囊】 宋·陆游:“老马漫知路,钝锥宁出囊?” 毛遂颖脱【出处】 《史记·平原君列传》:秦国围赵都城邯郸,赵国派平原君赴楚求救,平原君欲选出二十名门客同往,但只能选出十九人合乎条件。“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释义】 平原君赵胜赴楚求救兵,准备带文武兼备的门客二十名同往,但还差一人。门客毛遂自荐前往,平原君却认为他没有才干,说如果有才干,早就应像放在囊中的锥子一样,尖端即刻显露出来了。毛遂说,我今天正是请求把我放入囊里,如果早把我放入囊中,不只锥尖,连锥把的环也会露出来的。平原君勉强答应。毛遂至楚,慷慨陈辞,说服楚王,求得救兵。后以此典指才能得以显露施展;或指因条件所限,才能未得施展。 【例词】 败锥 处囊 处囊锥 利颖 敛颖 露囊锥 毛遂锥 毛锥 囊脱 囊中颖 囊中锥 透颖锥 脱颖 脱锥 脱颖人 脱颖锥 利锥末 处囊中 颖脱锥出囊 锥囊 锥在囊 处囊锥 【用例】 〔处囊中〕 清·黄鷟来《和王方若春日赠别》:“世路久惊当剑上,客身都似处囊中。” 〔露囊锥〕 元·耶律楚材《再用韵寄抟霄》:“鄙论我甘蒙酱瓿,雄材君已露囊锥。” 〔毛遂锥〕 宋·梅尧臣《送甥蔡骃下第》:“改作毛遂锥,颖脱奚足算。” 〔囊中颖〕 宋·陆游《夜兴》:“平生耻露囊中颖,垂老甘同 下琴。” 〔囊中锥〕 唐·陆龟蒙《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虽非倚天剑,亦是囊中锥。” 〔脱颖锥〕 清·唐孙华《次和酬恺功院长》:“英利初硎刃,聪明脱颖锥。” 〔颖脱〕 宋·赵善括《满江红》:“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 〔锥出囊〕 宋·陆游《秋夜书怀》:“衰迟分作骥伏枥,敛退敢求锥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