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毛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毛遂

战国晚期赵国贵族,平原君门客。赵孝成王九年(前257),秦围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平原君奉命求救于楚,拟选二十名文武兼能的门客同往,结果只选中十九个。他遂见平原君,自荐“备员(凑齐所需随员)而行。”至楚后,当平原君与楚王谈判陷入僵局时,他“按剑”介入,先以拼死的勇气压住楚王的威势,进而例举楚国一再遭秦蹂躏的事实,强调合纵抗秦对楚的好处,说服楚王同意赵楚合纵。归赵后,被平原君尊为“上客”。

毛遂

❶借指智勇之士。唐张昌宗《少年行》:“纵横意不一,然诺心无二。 白壁赠穰苴, 黄金奉毛遂。”
❷借指自荐之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念秧》: “焉有宦官名士,而毛遂于圉仆者?”
○ 毛遂自荐

毛遂máo suí

〖名词〗
人名。战国时赵平原君的门客(1)。《与韩荆州书》:则三千之中有毛遂。——那么三千人当中就会出现一个毛遂。

毛遂

战国时赵人,平原君门下食客。秦围邯郸,平原君求救于楚,选门下二十人随从,毛遂自荐同往。因平原君与楚王谈论半日不决,按剑而上,直陈利害,说服楚王同意合纵抗秦,平原君遂以毛遂为上客。

毛遂

战国时平原君门下食客。赵国人。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 秦围邯郸(今属河北),平原君到楚求救,选择二十人同行,尚缺一人,他自荐同往。平原君和楚王谈判,日中不决,他按剑上前,直说利害,楚王遂同意赵、楚合纵。平原君说: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遂以上客相待。

毛遂

战国时平原君赵胜的食客。前257年,秦国围赵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于楚,约纵抗秦。随从自门下食客中选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只得十九人,余无可取。毛遂自请: “愿备员而行。”胜以遂处门下三年,未见其能,不许。遂以未逢其时对,只好让他。平原君与楚谈合纵,从日初谈至日中不能决。遂按剑历阶而上,慷慨陈词,数语而决,歃血而定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