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毛诗王氏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毛诗王氏注

毛诗王氏注

诗经注本。四卷。三国魏王肃(195—256)撰。清马国翰辑。王肃字子雍,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南)人。曾官中领军,加散骑常侍。博通六艺,遍注群经。《魏志》本传说他“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王肃自己也说:“郑氏学行五十载矣。自肃成童,始志于学,而学郑氏学矣,然寻文责实,考其上下,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孔子家语序》)他因此伪撰《孔子家语》,又作《圣证论》,用以作为自己立说的依据,每被后人赀议。王肃的诗学著作,《隋书·经籍志》载有《毛诗注》二十卷、《毛诗义驳》八卷、《毛诗奏事》一卷、《毛诗问难》一卷。《毛诗奏事》梁代即已亡佚,其馀几种,《宋史·艺文志》未见记载。可见宋时就已失传。清代马国翰从《孔子家语》、《经典释文》、《毛诗正义》等书中辑出佚文,分别编成《毛诗王氏注》四卷,《毛诗义驳》、《毛诗奏事》、《毛诗问难》各一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毛诗王氏注》的内容包括论述诗旨、阐述礼仪、考证名物、诠释字义、注释字音等方面。如《邶风·击鼓》“爰居爰处”下,王肃注云:“自爰居而下三章,卫人从军者与其室家诀别之辞。”而郑玄《毛诗传笺》则以为“从军者与其伍相约誓之辞”。论者以为王说为长。《诗经》中涉及礼制之纷争,如论昏年、昏期等等,郑、王多异说。后之论者见仁见智,亦各有所主。清人万斯大屡言郑、王相较,王说略胜。孙诒让则认为郊社禘袷,郑是而王非;庙制昏期,则王长而郑短。《鲁颂》“牺尊将将”下,《毛传》云:“牺尊,有沙饰也。”王肃注云:“大和中,鲁郡于地中得齐大夫子尾送女器有牺尊,以牺牛为尊。”是王肃以为牺尊者,器作牛形,空其中以为尊。此据所见而考证名物,较毛说为长。《经典释文·叙录》云:“为诗音者九人:郑玄、徐邈、蔡氏、孔氏、阮侃、王肃、江淳、干宝、李轨。”据此可知王肃的文字音韵之学,亦早为世所称。今各家辑本,字音字义的佚文,辑自《经典释文》者为多。如《小雅·六月》“共武之服”王肃注“共音恭”,《周颂·赉》“於绎思”王肃注“於音乌”。辑本虽为断简残篇,却仍然能够看出王肃说诗是以申毛驳郑为宗旨的。《毛诗王氏注》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有清同治十年辛未济南皇华馆书局补刻本,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 诗谱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

毛诗王氏注

魏王肃(195—256)撰,清马国翰辑。四卷。肃字子雍,三国魏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官至中领军,加散骑常侍。习毛诗,善贾逵、马融之学。深不满于郑玄采三家杂说以笺毛诗,故撰诸书以申毛非郑,然其影响终不及郑学。《隋书·经籍志》云:“《毛诗》二十卷。注:王肃注。梁有《毛诗》二十卷,郑玄、王肃合注。”二书并列,当非一编。或王注者乃当时学官传习之本;合注者为齐梁间欲折中郑王之学者编次。久佚。国翰从“正义”、“释文”中稽出。肃注申述毛氏之旨,往往与郑玄不合。郑玄笺诗,兼采三家之说,自谓与毛传“如有不同,即下己意”,明非拘守成说。肃则据毛氏说以驳郑。如《关雎》毛传云:“窈窕,幽闲也。”郑笺则训为“幽闲深宫”,而肃云:“善心曰窈,善容曰窕”,较郑玄更得诗人与毛诗之本。欧阳修《诗本义》引其释《邶风、击鼓》之五章,谓郑不如王。然“正义”、“释文”所引, 皆经筛选,故所合似多。且纵使合于毛氏,也不过拘守一家之说,未必达于诗人之旨。有嫏嬛馆补校本。《玉函山房辑佚书》本作一卷。

毛诗王氏注

四卷。三国魏王肃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著录《毛诗》二十卷,王肃注。梁有《毛诗》二十卷,郑玄、王肃合注。《新唐书·艺文志》有《毛诗》二十卷,王肃注。《王肃注》二十卷。原书已佚。此书为马国翰辑。魏晋人多取王肃注,次郑笺。其说申述毛旨,往往与郑不同。郑笺《毛诗》而时参三家旧说,故 《传》、《笺》互异者多。《正义》于毛、郑皆分释。凡“毛”之所略而不可以郑通之者,即取王注,以为《传》意。间有申非其旨而什得六七。欧阳修《诗本意》引其释《邶风·击鼓》五章,认为郑不如王。马国翰以为持平之论。有《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本,嫏嬛馆补校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