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湯湯(汤)Shāng

现行罕见姓氏。今内蒙古之乌海市有分布。此姓系乌海市公安局提供,未祥其源。
一音tāng,亦现行姓氏。参见该条。


湯湯(汤)Tāng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北京,上海,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青海之西宁,湖北之监利,安徽之蚌埠,江西之崇仁,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汉族、水族、土家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子姓,夏商之前未有谥法,尧、舜、禹、汤,皆名也。”此当以祖辈名为氏,系出子姓。
❷为殷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有故改姓》 载: “宋汤悦,本姓殷,名崇义,建隆初,避宣庙讳,改姓名汤悦。” 建隆乃宋太祖赵匡胤年号。望出中山、范阳。
《南史》 有道人汤休; 唐贞元间有汤灵彻,道士;又有宗州剌史汤桑,并吴人; 宋代有汤鹏举,金坛人,御史中丞; 明代有汤显祖,临川人,戏剧家; 清代有汤右曾,仁和人。

1.tāng ❶熱水。枚乘《七發》:“小飰大歠,如湯沃雪。”《文選》張衡《思玄賦》:“撫軨軹而還睨兮,心勺濼其若湯。”
❷商朝的建立者,又稱武湯、武王、天乙、成湯。《文選》張衡《思玄賦》:“湯蠲體以禱祈兮,蒙庬褫以拯民。”
2.shāng 見“湯22。”
3.yáng 見“湯3谷”。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湯(三)

 1.通“盪”,本指触碰,引申为衝冒。
元高文秀《遇上皇》剧二折〔一枝花〕曲:“汤着风把柳絮迎,冒着雪把梨花拂……这般风雪程途。”元本《拜月亭》剧二折〔梁州〕曲:“则怏(央)他一路上汤风打浪,谁想他百忙裏卧枕着床。”《龙门隐秀》剧楔子薛仁贵白:“谁人赐我红绵袄,冒雪汤风且禦寒。”元无名氏《五侯宴》一折:“谁敢道是汤他一汤,谁敢是触他一触。”元郑廷玉《金凤钗》二折:“大斋时合着空锅灶,水米也不曾汤著。”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汤我一汤,拷了你那腰截骨;掐我一掐,我着你三千里外该流递。” 元秦简夫《东堂老》二:“汤风冒雪,忍寒受冷。”
2.通“盪”、“蕩”,盪(蕩)涤。按: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汤,叚(假)借为‘’。”
《汉书·天文志》:“四星若合,是谓大汤。”注:“犹盪涤也。”
3.通“蕩”,游蕩;放蕩。
《诗经·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毛传:“汤,荡也。”汉郑玄笺:“游荡无所不为。”清 马瑞辰曰:“‘汤’、‘荡’古通用。”(《毛诗传笺通释》)
4.通“盪”、“蕩”,摇动。
长沙马王堆 汉墓帛书《春秋事语(七)》:“齐亘(桓)公与蔡夫人乘周(舟),夫人汤周(舟)。”(按:《左传》僖公三年“汤”作“荡”,晋杜预注:“荡,摇也。”)
5.通“擋”,抵擋,抵禦。
元高文秀《遇上皇》二〔一枝花〕曲:“汤着风把柳絮迎,冒着雪把梨花拂。”元 尚仲贤《气英布》四张良白:“披一副汤的(得)刀、避的(得)箭、锁鱼鳞、掩月镜、柳葉砌成的龟背𤠯猊甲。”元无名氏《衣袄车》二折:“某有些饥渴,我买几钟酒汤汤寒咱。”元 钟嗣成《骂玉郎遇感皇恩采茶歌·雪》曲:“其开头,且汤寒,兴来未放酒杯乾。”《西游记》第四十八回:“陈老大喜,即命:‘取素果品,墩暖酒,与列位汤寒。’”
  • 上一篇:湯(二)
  • 下一篇:湯(四)

湯(一)-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湯(一)

 通“暘”。汤谷,即“暘谷”,古代传说日出之处。
《楚辞·天问》:“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艺文类聚》一晋 傅玄诗:“汤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又宋张载诗:“踊跃汤谷中,上登扶桑枝。”
  • 上一篇:湮(二)
  • 下一篇:湯(二)

湯(二)-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湯(二)

 通“燙”,火燙;用开水或热水浇、泡。
《山海经·西山经》:“汤其酒在樽。”晋 郭璞注:“温酒令热。”《韩非子·喻老》〔扁鹊见蔡桓公〕:“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疾之居腠裏也,汤熨之所及也。”唐 段公路《北户录·食目》:“褒牛头,南人取牛头火上燂过,复以汤毛去根。”元杨允孚《滦京杂咏》:“宰辅乍临阊阖表,小臣传旨赐汤羊。”
  • 上一篇:湯(一)
  • 下一篇:湯(三)

湯(四)-通假字-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湯(四)

 1.通“淌”。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我这等和尚有什么佛做,熬得口裹清水拉拉的汤将出来。”
2.通“趟”。汤汤儿,即“趟趟儿”,每次。
《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七回:“可不这天老爷近来更矮,汤汤儿就是现报。”又第八十三回:“这京官汤汤儿就遇着恩典,貤封两代,去世的亲家公亲家母都受七品的封。”
  • 上一篇:湯(三)
  • 下一篇:渰

“汤”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

“汤”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汤”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汤”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ㄊㄤtāng2218抵挡;遮挡。吴语。上海〖〗。迭桩事体我来~勒前头‖伊~勿住,侬上去。上海崇明〖〗、宝山南汇。江苏苏州〖〗、吴江、丹阳、金坛、无锡、常州、宜兴。湘语。湖南双峰〖〗。◈ 《西游记》第四六回:「炖暖酒,与列位~寒。」遇上;碰上(不好的人或不幸的事)。西南官话。四川成都〖〗。艾芜《南行记・流浪人》:「这是没法子的,~着这样的事情!」贵州沿河〖〗。我~倒你这男人丈夫,算我倒霉。暖酒。西南官话。贵州遵义。《遵义府志》四八卷:「煖酒曰~,音荡。」四川。清张慎仪《蜀方言》:「煖酒曰~。」赣语。湖南常宁。清唐训方《里语征实》:「暖酒曰~。」宰杀。粤语。广东。《日边红日》:「~只鸡公来做送。」木鱼书《仁贵征东》:「或又卖时或又~,飡匕不脱厾鹅肉。」冲;撞;闯。古方言。甘肃敦煌。《敦煌曲子词集・剑器词・第一》:「皇帝持刀强,一一上秦王,闻贼勇勇勇,拟欲向前~。」《敦煌变文集・汉将五陵变》:「不但今夜斫营去,前头风火亦须~。」碰;触动。冀鲁官话。山东济南。《真本金瓶梅》第八三回:「~他这几下儿,打水不浑的,只像斗猴儿一般,他好小胆儿,你想他怕也怎的!」熨。东北官话。内蒙海拉尔。潜水。湘语。湖南株州。饮食。西南官话。四川南充〖〗。第二次洗涤。客话。张腾发《歌谣》:「汶水洗脚清水~。」晾。湘语。湖南双峰〖〗。挨着,捱近;接触。官话。《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西子,就是西子比他也还不如!那个有福的~着他身儿,也情愿一个死。」指在土匪窝中混生活。中原官话。姚雪垠《长夜》:「可是不~也不行,事情都是逼的。」接受;被迫承担。西南官话。四川成都〖〗。哪个也不愿去~这种苦差事干。晚饭。中原官话。山东梁山〖〗。您喝~吃晚饭了吗?河南洛阳〖〗。你家今儿黑儿今晚是啥~?河南原阳〖〗。冯金堂《春花》:「春花烧好~,把群英从改铃手里接过来,叫改铃去叫她爹张和回来喝~。」稀饭,稀粥。冀鲁官话。山东寿光〖〗。中原官话。山东枣庄〖〗、郯城〖〗、济宁〖〗。饭前多喝~,强似大夫开药方。面条。冀鲁官话。山东淄博、桓台〖〗。中原官话。安徽阜阳、阜南。精子。闽语。福建仙游〖〗。散钱。吴语。浙江象山。樊恭烜《浙江象山方言考》:「俗凡散钱曰荡,亦曰~,~者,荡之古音也。」织物质地薄或因使用时间长而不结实。西南官话。四川成都〖〗。这种布好~哟‖衣服穿~了。单薄。西南官话。湖北武汉〖〗。身子~‖这纸~得很。稀。吴语。浙江苍南金乡〖〗。很,非常。中原官话。江苏徐州〖〗。剔明~亮‖屋里~亮。棵。闽语。海南琼山。

湯汤

(10次)
❶沸水。心踊跃其若~《章·悲》
❷人名。即成汤。商朝第一代君主。原为商族领袖,任用伊尹当政,陆续消灭葛国(今河南睢县北)、韦国(今河南滑县)、昆吾(今河南濮阳西南)等国,成为当时的强国。后一举灭夏,建立商朝。~禹俨而祗敬兮 ~禹俨而求合兮《离》 ~谋易旅 ~何殛焉~出重泉 初~臣挚《天》 ~禹久远兮《章·怀》 不逢~武与桓缪兮《章·日》 志犹卑夫禹~《哀》
另见〔成湯〕〔官湯〕〔蘭湯〕


湯汤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衆水 > 湯
湯  tāng

熱水。《論語·季氏》:“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說文·水部》:“湯,熱水也。”清·吳存楷《犁田行》:“又不見稻田六月水如湯,赤足踏車日當午。”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菜肴部 > 羹湯 > 湯
湯  tāng

本指熱水,後指食物加水煮熟後的汁液。《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頭一日要鴨子,第二日要魚,第三日要茭兒菜鮮筍做湯。”

湯tang

9CAB
“汤”的繁体。

湯tāng

T042
“汤”的繁体。

〖湯〗

(一)粵 tong1〔劏〕普 tāng

❶ 熱水,開水。許慎《說文解字》:「〜,熱水也。」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鑊。」
❷ 湯藥。李密《陳情表》:「臣侍〜藥,未曾廢離。」
❸ 菜湯。王建《新嫁娘》(其三):「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羹:多以肉煮成,口感較湯濃稠。)
❹ 人名,成湯,商朝的開國君主。俞長城《全鏡文》:「是故堯、舜、禹、~,君之鏡也。」

(二)粵 soeng1〔商〕普 shānɡ

水大流急的樣子,多以疊詞「〜〜」出現。范仲淹《岳陽樓記》:「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橫無際涯。」

湯()


仲枏父鬲,殷周金文集成746,西周中期
(湯)父有(司)中(仲)(枏)父乍(作)寶鬲。

師湯父鼎,殷周金文集成2780,西周中期
師湯父𢱭(拜)𩒨首。

湯叔盤,殷周金文集成10155,西周晚期
棠湯弔(叔)白(伯)氏(鑄)其(尊)。

多友鼎,殷周金文集成2835,西周晚期
易(賜)女(汝)圭(珪)(瓚)一湯(璗)(鐘)一鐈鋚百匀(鈞)。
按: 讀作“璗”,《説文》: “璗,金之美者。”

仲枏父簋,殷周金文集成4154,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
師湯父有𤔲(司)中(仲)(枏)父乍(作)寶𣪕(簋)。

湯伯匜, 殷周金文集成10208,春秋早期
湯白(伯)乍(作)也(匜)。

戎生編鐘(四),近出殷周金文集録30,春秋早期
卑(俾)譖征緐()湯(陽)。
按: 讀作“陽”。

曾伯簠, 殷周金文集成4632,春秋早期
印(抑)燮()湯(陽)。

編鎛(三), 近出殷周金文集録100,春秋晚期
其音贏少𠟭(則)湯(揚)。
按: 讀作“揚”。

石鼓文·霝雨
徒馭湯湯。

古璽彙編1566,戰國
湯脅。

古璽彙編4077,戰國
馬是湯。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5,戰國
隹(唯)尹(伊)允及湯,咸又(有)一悳(德)。

郭店楚墓竹簡·尊德義6,戰國
湯不易桀民而句(後)(治)之。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31背,戰國至秦
是地辥(蠥)居之, 注白湯, 以黄土窒,不害矣。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湯武雖賢,不當桀紂,不王天下。

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西漢
稍(消)石直(置)温湯中。

漢印文字徵
淳于湯印。

漢印文字徵
趙湯。

漢印文字徵
張湯。

桐柏淮源廟碑,東漢
湯湯其逝,惟海是造。
按: 湯湯,水勢大。

元恭墓誌,北魏
湯池百重,金城千刃。

寇霄墓誌,北魏
遇桀賊於路,殞於湯陰。

白知禮墓誌,唐
禹湯受命,臯伊爲臣。

張亮墓誌,唐
躬執飲膳湯藥。
《説文》: “湯,熱水也。从水昜聲。”
“湯”金文多用爲人名。或借作 “璗、陽、揚”等字。漢後實物文獻,用法漸廣。或指熱水,或指湯藥,或形容水勢大。

☚ 洎   汏 ☛
000036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