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毛南族传统伦理思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毛南族传统伦理思想

毛南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及其道德观念的总称。毛南族,自称“阿南”,意即“这个地方的人”。该族族称与过去的“茆滩”、“茅滩”、“茅难”、“冒南”等地名有密切关系。其先民当源于古代的百越、僚、伶人等。现有71,968人(1990年),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环江县境的上南、中南和下南山区,俗称“三南”,素有“毛南山乡”之称,广西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亦有少量分布。解放前,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但仍残留着原始道德观念。毛南族传统伦理思想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在该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习俗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在神话传说中已有依稀的反映。如《盘古的传说》,描述远古洪水漫天,世上只有盘、古兄妹因洪水来时躲进葫芦方幸免于难。洪水退后,盘、古兄妹经土地爷爷和松树的说服,后又经滚石磨合乎天意而结成夫妻,繁衍人类。反映了毛南族曾经有过血亲婚配的史实及其相应的性道德观念。其伦理思想在该族民间故事中也有反映。如《爱金子的人》,批判了懒汉的好逸恶劳和贪财思想;《寻找幸福的人》赞颂了小伙子不畏困苦,只求为民众谋取幸福的高尚品质及其行为;《三娘的故事》和《吉英与三姐》等,讴歌三娘和吉英不仅有大智大勇的美德,而且有敢于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反抗精神。毛南族的伦理思想在其社会生活习俗中更有广泛的反映。他们同姓同宗聚居一起,村内各户侧门相通,团结互助是大家共同遵循的传统道德要求。各村由公众推选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辈担任“村老”,负责全村活动,维持社会秩序,处理民事纠纷。有浓厚的敬祖意识。敬奉家神和外神。家神计有祖先神、灶王神、财神、三界公爷神、婆王神、雷王神、观音神等。这些神祇皆写在一张红纸上,贴入堂屋的神龛进行供奉。逢年过节,皆分别祭祀。家神中还有一种“门神”,往往把它贴在大门上,让其把守门庭,不让恶神入门,以保护人丁和家畜平安。外神计有蒙官神、莫六官神、李广将军神等。“蒙官神”是恶神,家人病痛,认为此神在作祟,需马上宰杀鸡、鸭、小猪,并请“鬼师”到塘边禳解。认为“李广将军神”是保护全材人畜平安的屯神,其神位设在村外,中秋节或除夕,各家皆要供奉,并为小孩“招魂”。这些既有迷信色彩又有宗教信仰观念的宗教道德观,对他们的社会生活习俗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婚恋道德上,实行一夫一妻制,但三代内直系亲属间不能通婚,赞许姑舅表婚的优先选择权。尽管男女青年在婚前和婚后的“不落夫家”阶段享有社交自由,但婚姻的真正缔结却由父母包办。早婚现象较普遍。青年男女若互有好感,往往在月明之夜相邀去花场互叙衷肠,倾吐爱慕之情,称之为“坐夜”。“坐夜”时女的多向对方赠送榄子鞋,男的多向对方赠送花竹帽,表示已许终身,可发生性关系。婚后在不落夫家期间,女子既不受娘家限制,也不受夫家干预,仍享有社交自由,但其性生活自由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发现通奸行为,按村规惩罚情夫。一般是丈夫请本村的村老去情夫的村子兴师问罪,情夫即需到女方的夫家村寨,怀中抱鹅,满村游弋颂经,禳解对神灵的亵渎,祈求饶恕。此外还要在每家门上贴以“安龙谢土”的神符,以示忏悔和赔礼谢罪。否则可能引起夫家全村人的报复。如一结婚就住在夫家,认为是极不光彩的事情,会遭到舆论的非议和讥笑。只有怀孕以后,新娘才能从娘家搬入夫家,过正式的“从夫居”生活。这当是一种母权制遗俗,不过它却使妇女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传统习俗又规定,妇女一旦成为夫家的正式成员后,不得随意改嫁。兄长亡故,其嫂转为弟妻;弟弟亡故,其弟媳便转为哥妻。即“兄终弟及”或“弟终兄及”。若无兄弟,寡妇可另嫁,但要受到很多限制。这当是夫权制日渐发展的表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