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乐器。流行于广西龙州县金龙乡。“比咧”为壮语,取其音响的象声字而得名。比咧形似唢呐,又象双簧管。用桑木或荔枝木制作,因各乐手掌握材料的优劣、粗细长短不同而各异。哨子用蚕茧或桑木制作,芯子则用锡制成。共有7个音孔,开在正面。比咧多在丧事时吹奏,乐曲悲哀、婉转,如泣如诉。近年来,广西唢呐独奏演员李平在北京民族乐器厂的支持下,成功地制作出第一支改革的壮族比咧;改革后的比咧保持了原来的形状和音色,因此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在国外演奏,受到观众和专家的好评。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