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殷仲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殷仲堪

殷仲堪

亦题《殷仲堪既为荆州》。南朝宋志人小说。刘义庆撰。原载《世说新语·德行篇》。吴组缃等《历代小说选》、福建师大中文系《世说新语选》皆录入。殷仲堪,晋陈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人,曾为晋陵太守、荆州刺史。本篇写他做荆州刺史时的一则生活小故事。叙述:殷仲堪任荆州刺史,适逢水灾荒年。他用常只有五碗菜,无其它鱼肉。饭粒脱落盘席间,就拾起吃掉。常告诫子弟说:“勿以我受任一州长官,就认为我把平时的志向抛弃了。清贫是士人的本分,岂因攀上高枝就舍弃根本?”作品赞扬了殷仲堪生活俭朴、不以官高改变初志的高洁精神与品德。当时,豪门贵族生活奢侈靡费。而殷仲堪却能保持“清贫之志”,很是可贵。据《晋书·殷仲堪传》说:“仲堪少奉天师道,又精心事神,不吝财贿。”《道学传》云:“乡人及左右或请为之(即亲以章符为乡人治病),时行周救。”(见《道藏·三洞珠囊》)可知殷仲堪俭约以自奉,只是侈财于事神、助人等。艺术上,作品描写细疏有致,能抓住生活细节,以一事〔拾噉(dàn)脱盘饭粒〕和一言(“……贫者士之常……”),便把殷仲堪居官清廉的形象活现纸上。

☚ 阮光禄在剡   殷仲堪既为荆州 ☛
殷仲堪

殷仲堪?—399

东晋辞赋家。《晋书》有传。字不详。陈郡(治所在今河南淮阳)人。能清言善属文,每云三日不读《道德论》,便觉舌本间强。其谈理与韩康伯齐名。调补佐著作郎,谢玄请为参军,又为长史,领晋陵太守。父病积年,衣不解带,执药挥泪,遂瞎一眼。父丧服终,孝武帝召为中庶子,甚相亲爱。复领黄门侍郎,授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荆州刺史,镇江陵。在州纲目不举,而好行小惠,夷夏颇安附之。荆州连年水旱,百姓饥馑,仲堪饭粒落席间,辄拾以食之。安帝时与桓玄战,兵败逼令自杀。殷仲堪所作赋今存2篇:《游园赋》、《将离赋》,系残篇。著有《毛诗杂义》4卷。原有集,《隋书·经籍志》载目12卷,已佚。

☚ 殷仲文   郭璞 ☛

殷仲堪?—399

东晋将领。陈郡(今河南淮阳)人。能文,善清谈。初任佐著作郎。冠军将军谢玄镇京口(今江苏镇江),请为参军、长史。孝武帝召为太子中庶子,复领黄门侍郎。不久,又授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振威将军、荆州刺史,镇江陵(今湖北江陵)。隆安元年(397年),应王恭讨王国宝。次年,与桓玄、王恭军联合攻会稽王司马道子。三年,桓玄兼并江陵,他兵败出逃,被玄兵追获,受逼自杀。

殷仲堪

东晋时期大臣,兼通医学。陈郡(今河南淮阳) 人。讲求孝道,深得晋孝武帝的赏识,后因争权夺利失败自杀。著有《殷荆州要方》,已佚。

殷仲堪?~399

东晋将领。陈郡(今河南淮阳)人。出身士族。能文善武。孝武帝时,任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荆州刺史,镇江陵。隆安二年(398年)与桓玄起兵反对会稽王司马道子,被刘牢之拒绝,退回江陵。次年,桓玄兼并江陵,他战败被俘,被逼自杀。

殷仲堪Yin Zhongkan

proser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殷仲堪?—399

东晋陈郡(今河南淮阳)人。殷融孙。少因父病手执药挥泪而眇一目。仲堪文武兼才。孝武帝时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镇江宁。在州纲目不举而好行小惠。公元398年欲与桓玄举兵讨司马道子,被刘牢之所拒。次年,桓玄兼并江陵(今湖北省治西八百里),仲堪与玄战,兵败被俘,玄令其自杀。

殷仲堪?—399

东晋将领。陈郡(治今河南淮阳)人。出身士族。能为文,善清谈。孝武帝时,任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荆州刺史,镇江陵。隆安二年(公元398年),与桓玄起兵反对会稽王司马道子,为刘牢之所拒,退回江陵。次年,桓玄兼并江陵, 兵权、土地均为桓玄所夺,他战败被俘, 被逼自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