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治
早期道教五斗米道之二十四个传教点。 为后世道馆、宫观之滥觞。据《广弘明集》卷十二:“李老事周之日,未有玄坛。张陵谋汉之晨,方兴观舍。故后汉顺帝中,有沛人张陵客游蜀土,闻古老相传云:昔汉高祖应二十四气,祭二十四山,遂王有天下。 陵不度德,遂构此谋,杀牛祭祀二十四所,置以土坛,戴以草屋,称二十四治,治馆之兴,始乎此也。”二十四治绝大多数在四川境内,首治为阳平治,由张陵及其子孙担任道领(称都功)。《云笈七签》:“二十四治,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治应天二十四气,合二十八宿,付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张道陵原名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