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武陵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武陵郡 武陵郡汉代设置的行政区。三国、晋、隋皆沿置。至唐代废。《汉书·地理志》: “武陵郡: 〔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户34177,口185758。县13: 索、孱、陵、临沅、沅陵、镡成、无阳、迁陵、辰阳、西阳、义陵、佷山、零阳、充。” ☚ 武威郡 武阳郡 ☛ 武陵郡 武陵郡汉高帝置。治所在义陵(今湖南溆浦南)。属地在今湖南境者相当于沅江流域以西。东汉移治临沅(今常德市西)。后辖境渐小。隋开皇时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曾改朗州为武陵郡。 ☚ 桂阳郡 营阳郡 ☛ 武陵郡 武陵郡西汉高祖五年 (前202) 置武陵郡,治义陵(今溆浦县)。辖13县,属地在今湖南境的有孱陵、索、临沅、沅陵、镡成、无阳、迁陵、酉阳、辰阳、义陵、零阳、充共12县,属荆州。新莽改名建平郡。东汉复名武陵郡,迁治临沅(今常德市区),仍辖12县,属荆州。三国吴仍置武陵郡。治临沅,辖12县。属地在今湖南境内的有临沅、吴寿、龙阳、沅南、沅陵、辰阳、黚阳、镡城、迁陵、酉阳、舞阳共11县,属荆州。西晋辖县同三国吴。东晋时辖临沅、龙阳、汉寿、沅陵、黚阳、酉阳、沅南、迁陵、舞阳共9县。治所同西晋,仍属荆州。南朝宋辖10县,即增辖辰阳县,属郢州。齐朝仍辖10县,迁陵改为零陵,属郢州。梁朝辖大乡 (黚阳改)、临沅、沅陵、沅南、汉寿、龙阳、盐泉、迁陵 (零陵改)、酉阳共9县。属郢州。陈朝辖临沅、沅南、汉寿、龙阳4县,属郢州。隋开皇三年(583) 改置朗州。大业三年(607) 复置武陵郡。治武陵 (今常德市区)。辖武陵 (废陈临沅、沅南、汉寿三县置)、龙阳2县。唐朝仍辖武陵、龙阳2县。属山南东道。五代楚改置朗州。 ☚ 宝庆路 武盛县 ☛ 武陵郡古郡名。西汉高祖(前206—前195在位),置,治所在义陵县(今湖南溆浦南)。东汉移治临沅县(今湖南常德)。王莽时称建平。属荆州,辖县十三。为※武陵蛮聚居地。新朝王莽时期(公元9—23年),武陵蛮曾在首领田强率领下于酉阳(今湖南永顺)起义,势及沅水西岸,有力地配合了绿林、赤眉起义,后遭镇压,起义失败。后,时服时叛。隋开皇九年(589),改为朗州,大业(605—618)初,复为武陵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朗州,天宝(742—756)初,复改武陵郡,辖县二。乾元(758—760)初,又改为朗州。后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