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武氏石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武氏石祠

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的3座地面石结构祠堂。位于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西北。习惯上分别称之为 “武梁祠” 、武氏 “前石室” 和武氏 “左石室” 。原祠宋以后倾圮,祠石现与武氏阙一起保存在原地,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批汉代祠堂画像石资料。
“武梁祠” 画像的最早记录见于北宋赵明诚的 《金石录》 ,南宋洪适在 《隶释》 、《隶续》中又分别著录了一部分题榜文字和图像。石祠倾圮后,长期掩埋地下。清乾隆年间将祠石掘出,并根据所出位置,认为有4座祠堂,即 “武梁祠” 、武氏 “前石室” 、“左石室” 和 “后石室” 。此后,瞿中溶、容庚等分别对画像内容进行了考证。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费慰梅根据画像拓片对祠堂进行了复原,确定这些祠石分属于两座祠堂,“后石室” 并不存在。1981年,中国学者根据原石,并参考孝堂山石祠的结构特点,重新对武氏祠进行复原,确证该祠包括 “武梁祠” 、“前石室” 和 “左石室” 3座祠堂。
武梁祠原为单开间悬山顶石结构建筑,面阔2.41米,进深1.47米,高2米多。现存顶石、壁石共5块。祠主武梁,字绥宗,曾任州从事,桓帝元嘉元年(151年)卒,终年74岁。祠内画像近百幅。其中40多幅为历史故事。图像旁所刻的近百条隶书榜题,标明了每幅画像的内容。前石室原为双开间单檐悬山顶石结构建筑,面阔3.52米,进深2.03米,高2.55米左右。后壁下部正中有一小龛。现存祠石16块。根据祠主经历画像及其榜题,一般认为祠主为武荣,武梁弟武开明之子,官至执金吾丞,约死于灵帝建宁元年(168年)。祠内东、西、南3壁以及挑檐石、顶石和三角隔梁石两侧满刻画像,现存53幅,估计原来有60幅以上。画像内容是神话故事、车骑出行、宴饮、百戏、庖厨等。并刻有大量隶书榜题,标明画像的内容及主要人物的身份、姓名。左石室形制与前石室相同。面阔3.5米,进深2.12米,高约2.6米左右。后壁小龛面阔1.3米,进深0.74米,高0.71 米。现存祠石17块。祠主不明。从建筑特点和画像风格推断,与前石室建造时间相近。祠内现存石刻画像约40幅,题材内容与前石室基本相同。
武氏阙建于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刻有仙人、仙禽神兽、人物、门吏、车骑、孔子见老子故事等40多幅画像。该祠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