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武殿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武殿试

科举考试中武举考试方式之一。即由皇帝亲自主持校阅的武举考试。宋代武举已有殿试,先考骑射而后试策。武艺分优、次优、次、末四等,策分优、平二等。二者皆优者,授右班殿直,其余依次授三班奉职、三班借职等。南宋乾道五年(1169)后,始依文举例,武举殿试第一赐武举及第,授保义郎;余赐武举出身,授承节郎、承信郎等。明代先有武乡试、武会试,至崇祯四年(1631)始行武殿试,赐进士及第、出身等,悉如文举之例。清沿置。先于太和殿试内场,初试策一道,嘉庆后改默写武经一段。然后由皇帝亲试骑、步射及技勇(开弓、舞刀、掇石)。合格者称武进士,分三甲赐第。一甲三名同文科,亦称状元、榜眼、探花,初授参将、游击、都司;雍正时改为武状元授一等侍卫,榜眼、探花授二等侍卫。二、三甲武进士初授守备、署守备,后改为二甲选十名授三等侍卫,三甲选十六名授蓝翎侍卫,其余以营卫守备在兵部注册选用。

武殿试

清代科举考试名目之一。皇帝对会试考中的旗人武贡士和汉人武贡士亲策于廷,称为 “武殿试”。考中者,赐甲第,称进士。汉军应试始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 八旗满洲应试始于雍正二年(1724);八旗蒙古应试始于嘉庆二十年 (1815)。中额无一定之数,视应考者多寡,临时由皇帝钦定。至光绪二十七年 (1901) 废止。

武殿试

武殿试

武举考试方式之一。即由皇帝亲自主持校阅的武举考试。宋代武举已有殿试,先考骑射而后试策;武艺分优、次优、次、末四等,策分优、平二等;二者皆优者,授右班殿直,其余依次授三班奉职、三班借职等。南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之后,始依文举例,武举殿试第一人赐武举及第、授保义郎,余赐武举出身、授承节郎、承信郎等。明代先有武乡、会试,至崇祯四年(1631年)始行武殿试,赐进士及第、出身等,悉如文举之例。清承明制,武举初于十月十五日举行殿试,先于太和殿试内场,初为试策一道;嘉庆后,改为默写《武经》一段。简派朝臣四人为读卷官。然后由皇帝亲试骑、步射及技勇 (开弓、舞刀、掇石)。合格者称为“武进士”。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以后,改为十月初举行。武进士分三甲赐第及状元、榜眼、探花之名,亦如文举之例。其授官,初武状元授参将,武榜眼授游击,武探花授都司。二甲武进士均授守备;三甲均授署守备。雍正时规定,武状元授一等侍卫,榜眼、探花授二等侍卫;二甲选十名授三等侍卫;三甲选十六名授蓝翎侍卫;其余武进士以营卫守备在兵部注册选用。乾隆时,又令派大臣对注册之武进士再行考试,分等授职,一二等授营守备,三等授卫守备。

☚ 武会试   程试 ☛
0000221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