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武宗欲诛前朝宰相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武宗欲诛前朝宰相案

武宗欲诛前朝宰相案

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正月,文宗病危,召宦官知枢密刘弘逸、薛季稜与宰相杨嗣复、李珏等入寝宫,命其奉皇太子李成美监国。权宦仇士良、鱼弘志因太子之立,功不在己,乃假称诏命迎立文宗之弟颍王为皇太弟,废太子复为陈王。其月文宗病亡,仇士良为绝后患,又使颍王赐陈王成美、安王溶(颍王之兄)及文宗杨贤妃自尽。仇士良等又因武宗之立,非二枢密使(刘弘逸、薛季稜)与两宰相(杨嗣复、李珏)之意,亦谋除之。其年五月,先诏罢杨嗣复宰相职,降为吏部尚书,八月又借事罢李珏相,贬为太常卿。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三月,再下诏出杨嗣复为湖南观察使(治潭州,今长沙),出李珏为桂管观察使(治桂州,今桂林)。仇士良又屡次谮毁二枢密使,请武宗除之。其月,诏赐刘弘逸、薛季稜自尽。复遣中使携敕书往潭州、桂州诛杨、李二人。户部尚书杜悰得知后,奔马见宰相李德裕,告其事,并说:“天子年少,新即皇位,此事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后患无穷。”李德裕急率诸宰相崔珙、陈夷行等三上奏,又邀枢密使至中书省论其事,使之代为入奏。枢密使入见武宗,称诸宰相言:昔德宗、文宗均有枉杀重臣而后悔的先例。今若杨、李二相有死罪,必不可容,当先经法司审按,待其罪状确实之后,再行诛戮,以免造成刘晏、宋申锡那样的冤案而悔之无及。诸宰相请求延英殿召宰相面议。当日下午,武宗御延英殿,召李德裕等人。在李德裕等的苦谏下,武宗乃说:“特为卿等释之。”于是武宗追回二使,再贬杨嗣复为潮州刺史、李珏为昭州刺史。本案是对宰相治罪的重大案件,武宗与仇士良等宦官却不经任何司法程序,不通过任何司法机关,直接以皇帝制敕方式,贬黜两宰相,继而赐其死。自安史之乱以后,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跋扈,朝纲紊乱,法纪堕坏,唐律失去应用的效力,司法制度和程序遭到破坏,绕过司法机关、不按司法程序的制敕断狱现象越来越多。本案便是一例。制敕断狱,在唐前期就有,但远不如安史之乱后普遍。武则天时以滥制著称,但所欲治之人,皆下法司,按司法程序审理。故法吏大受重用,以致产生许多酷吏。唐后期制敕断狱的普遍,反映出法治的败坏。

☚ 仇士良荫子案   武宗禁疏状留中案 ☛
0000164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