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武则天行书升仙太子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武则天行书升仙太子碑 武则天行书升仙太子碑唐。刻石。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六月刻。碑通高700厘米,宽156厘米,厚55厘米。河南省偃师县缑山仙君庙藏。武则天(唐武德七年—神龙元年,即公元624—705年),名曌(即照字),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十四岁被太宗选入宫,立为才人,太宗死后为尼入感业寺。高宗即位,又入宫,立为皇后,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死后,临朝称制,废中宗、睿宗。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改元天授,史称武周,世谓武则天。武则天博涉文史,能诗文,工行草,书法深得王羲之风韵。宋《宣和书谱》云:“本喜作字,初得晋王导十世孙方庆者家藏其祖父二十八人书迹,摹拓把玩,自此笔力益进,其行书骎骎稍能,有丈夫胜气。”传世书迹有《升仙太子碑》。《旧唐书》卷六、《新唐书》卷四皆有传。“升仙夫子”指王子晋,武后时谓张昌宗为子晋,故武后为葺子晋祠庙,而亲铭,并书其碑。《升仙太子碑》武则天撰文并书,碑额飞白体“升仙太子之碑”6字,碑阴分三截刻,上截刻武后御制《游仙篇》和诸臣题名,中截刻钟绍京、薛稷等衔名及神龙二年题记,下截刻宋人及清人题名。武则天是我国古代一位了不起的女书法家,此碑为行书,但又有婉约的章草遗意,点画圆转酣畅,线条粗细有度,规矩严谨,结体丰腴质厚而匀称,尤其碑额的6字飞白书,更是笔断意连,灵动妙趣。更显示出华美雍容的女性美,以及娴熟的书法技巧。明赵崡《石墨镌华》评云: “碑首《升仙太子之碑》六大字,飞白书,作鸟形,亦佳。飞白书久不传于世,此其仅存者耳。”《偃师县志》评云:“其行书有丈夫气。今观其草法极工,有鸟丝方格,尚似章草及皇篆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碑拓本。乾隆拓本中,第八行“升仙太子”之“仙”字未损。上海有正书局、日本二玄社、香港书谱社皆有影印本。宋赵明诚《金石录》、明赵崡《石墨镌华》、清王昶《金石萃编》、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清方若《校碑随笔》等书均有著录。 ☚ 欧阳通楷书泉男生墓志 薛曜楷书夏日游石淙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