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卒bù zú〖名词〗 步兵(2)。《报任安书》: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况且李陵带领的步兵不到五千人。《李陵答苏武书》: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从前,先帝给我步兵五千人。 各种兵 各种兵天神之兵:天兵 天丁 陆军兵种的一种士兵:步(步兵;步士;步人;步军;步健) 徒人 徒卒徒兵 徒师 精锐的步兵:轻徒 徒步作战的士兵:步卒 步兵,兵卒:徒 海军舰艇上士兵的通称:水兵 湖勇 舟兵 南北朝时州郡乡里自募的兵:义勇 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勇 私人拥有的士兵:私兵 沙民组成的乡兵:沙勇 因流刑发配戍边的军卒:配军 在非正义战争中丧命的士兵:炮灰 战场上俘获的敌兵:阵俘 战死的兵卒:虫沙(猿鹤~) (徒步作战的士兵:步兵) ☚ 兵 骑兵 ☛ 步卒步兵。《孙子·作战篇》杜牧注引《司马法》:“一车,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史记·黥布传》:“陛下发步卒五万人、骑五千,能以取淮南乎?” 步卒亦称“徒”。古代随战车作战和役使的士卒。随车作战的称步卒,随车役使的称徒。 步卒春秋时隶属于战车的战斗步兵。省称为卒,亦称作徒。其时实行军赋制度,军队是以井田制的地方组织建制编组起来的。出军时,一个大夫要出战车百乘,并配备好战车上的人员,军官就是大夫的家族和依附于他的甲士,步卒即是其采地上的奴隶。汇集成军队之后,原建制并不打乱。春秋时每一攻车有步卒七十二人,守车有步卒二十五人。步卒就其在军中的职务是卒,就其身份说仍是军官的奴隶,故又称之为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