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正常心音及其变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正常心音及其变化

正常心音及其变化

正常心音有四个,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心音。经常听到的是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在儿童和青少年有时可听到第三心音,一般听不到第四心音。
第一心音: 是心室收缩开始时,由于房室瓣(二尖瓣、三尖瓣)骤然关闭及心室肌收缩的震动所产生。此外,心房肌收缩的后一部分震动,半月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开放、腱索和乳头肌的紧张,以及血流冲入大血管所产生的震动也都成为产生第一心音的原因。其第一心音在心前区均可听到,而以心尖部最强最清晰,频率低,震动次数为每秒55次,但持续时间较第二心音长,约为0.1s。
第二心音: 是心室舒张开始时,由于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关闭的震动所产生。此外,心室肌舒张弛缓、大血管内血流以及二尖瓣、三尖瓣开放等所发生的震动也都成为产生第二心音的原因。第二心音在心前区均可听到,但以心底部(肺动脉瓣听诊区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听得最强最清晰。音调较第一心音稍高,频率较高,震动次数为每秒62次,较清脆,所占时间较短,约0.08s。正常儿童和青少年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A2) 强度低于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P2),即P2>A2;中年时二者大致相等,即P2=A2;老年人则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强于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即A2>P2
第一、二心音的区别:
❶第一心音音调较低,时间较长,在心尖部听之最清晰;第二心音音调较高,时间较短,在心底部听之最清晰。
❷第一心音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与颈动脉搏动也几乎同时出现;第二心音则出现于心尖搏动之后。
❸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间隔(收缩期)较短,第二心音与下一心动周期第一心音的间隔(舒张期)较长,因而在长间歇后为第一心音,在短间歇后为第二心音。如在心尖部难以分辨第一、二心音时,可先听心底部,分清第一、二心音后,再逐渐移向心尖部听诊或手触心尖搏动而区别之。
第三心音: 在心室舒张早期,房室瓣开放后,心房血液快速地流入心室,冲击心室壁,使心室壁(包括乳头肌及腱索)产生震动而形成第三心音。第三心音出现于第二心音之后0.12~0.18s,一般在心尖部或其内上方(胸骨左缘第四、五肋间),或剑突下听得较清楚,频率低而强度弱,用钟形胸件听取较好。左侧卧位,呼气之末及运动后心跳加快又逐渐减慢时更为清晰。抬高下肢和腹部加压增加回流血量时可使第三心音增强。在部分儿童及青少年可听到第三心音,在40岁以上的成人和老年人一般不应听到,如能闻及常提示左心室功能减退。发热、心动过速、妊娠七个月后因回心血量增加也可听到。在左室明显扩大时,如二尖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等也可闻及,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等则常可听到。
第四心音: 在舒张晚期或收缩期前,由于心房加强收缩的震动,以及血液从心房冲入心室所形成。第四心音出现于第一心音之前,其音低钝而弱,频率低,需用钟形体件在二尖瓣或三尖瓣区听取。呼气时明显,左侧卧位在心尖搏动上方听之较清楚。如此音来源于右心,则在吸气时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或剑突下听得较清楚。在正常儿童或青少年有时可听到第四心音,是生理性的,一般在正常成人听不到。当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心房肌克服升高的舒张终末压用力收缩时,或左心室肥厚、衰竭时,易发生第四心音,故在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肺心病、肺动脉瓣狭窄及心肌梗塞时常可听到。
第一心音增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热、高血压、严重贫血、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和情绪激动等,心室收缩力增强,心脏排血量增加,第一心音增强。二尖瓣狭窄时,左心室充盈度减少,舒张晚期二尖瓣位置较低,瓣叶尚远离瓣口,故心室收缩二尖瓣关闭过程中瓣叶游离缘要经过较长的距离才闭合,产生较大的震动;同时由于左心室血容量较少,收缩期相应缩短,这时左心室内压力迅速上升,致低位的二尖瓣突然紧张而关闭,因而产生高调而清脆的第一心音,此种增强而亢进的第一心音听起来呈拍击声,通常称为“拍击性”第一心音。短P-R间期综合征时,P-R间期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中的一些P波与QRS波群极接近的心搏和人工心室起搏时,心室收缩紧接在心房收缩之后发生,心室收缩前房室瓣也处在较大的张开状态,因而也产生亢进的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增强: 在高血压病人体循环阻力增高,循环血流量增多时,主动脉压升高,主动脉瓣关闭有力,引起较大的震动,第二心音主动脉瓣成分增强,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A2)亢进,并向其他瓣膜听诊区传导。在舒张压明显增高或主动脉硬化时,明显亢进的第二心音可呈金属调。肺循环阻力增高,肺血流量增多时,肺动脉压升高,肺动脉瓣关闭有力,引起较大的震动,第二心音肺动脉瓣成分增强,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P2)亢进,并向主动脉瓣区传导。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见于原发性肺动脉压增高疾患,如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等;也见于继发性肺动脉压增高疾患,如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肺动脉隔缺损等。
第一、二心音同时增强: 胸壁薄者,心音较易传到体表,第一、二心音均增强。
第一心音减弱: 心肌炎、心肌病及克山病等疾患,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排血量减少,使第一心音减弱。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因左心室舒张时过度充盈,心室收缩前二尖瓣瓣叶的游离缘已靠近房室瓣口,加上瓣叶纤维化或钙化且又关闭不全,关闭时引起的震动小,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也过度充盈,心脏收缩时二尖瓣关闭缓慢,致第一心音减弱。P-R间期延长的病人,心室在心房收缩后较长时间才收缩,这时房室瓣瓣叶的游离缘已靠近房室瓣口,因而第一心音减弱。左束支传导阻滞时,左心室压力上升缓慢,心肌收缩力减弱,第一心音减弱。
第一心音增强与减弱交替: 在心房颤动,当两次心脏搏动相距较近时第一心音增强,相距远时则减弱;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当心电图中P波和QRS波群接近时第一心音增强,远离时减弱。由于此时第一心音的强弱变化差别极为显著,亢进的第一心音又称为“大炮音”。其他心律失常时,心尖部第一心音常可强弱不等。
第二心音减弱: 体循环阻力低、血流量减少、血压低、主动脉瓣狭窄及器质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主动脉瓣关闭无力或不能很好关闭,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肺循环阻力降低、血流量减少、肺动脉压低和肺动脉瓣狭窄时,肺动脉瓣关闭无力或不能很好关闭,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
第一、二心音同时减弱: 肥胖者胸壁较厚、肺气肿、胸壁水肿、左侧胸腔大量积液、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均妨碍心音传到体表,因而第一、二心音均可减弱。重度肺气肿时心音极微弱,在心前区不易听清,常只能在剑突下听到。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塞、克山病、休克、心力衰竭和病人临终前等,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排血量减少,致第一、二心音均减弱。
心音性质的改变(钟摆律、胎心律): 当心肌有严重病变时,心音性质发生变化,第一心音失去其原有的特征而与第二心音相似,同时心搏加速,且收缩期与舒张期的时间几乎相等时,则心音酷似钟摆声,称为钟摆律。如心音微弱,似仅闻一个心音,且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在120次以上时,酷似胎儿心音者,称为胎心律。二者可见于心肌炎、心肌梗塞及长期发热心肌受损病人。

☚ 心脏听诊   心音分裂 ☛
0001514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