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正山小种zhengshan xiaozhong条形红茶之一。产于福建省崇安县星村镇桐木关村。桐木关位于武夷山和山北段。历史上凡武夷山中所产的茶叶被称作“正山”, 因此, 叫正山小种, 以别于武夷山以外所产的小种红茶。桐木关所产小种红茶品质最优,又称“桐木关小种”。小种红茶集中于星村加工, 故又称“星村小种”。 正山小种于18世纪前已远销欧美各国, 其品质特征味浓甘甜, 似桂圆汤味, 带纯松烟香气。因产地高寒, 春茶于5月上旬开采, 6月底采夏茶, 一年两季。采摘标准为半开面3~4叶。制法分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复揉、毛火、摊放、剔拣、复火、熏焙等工序。萎凋有日光萎凋与室内加温萎凋两种方法。晴天用日光萎凋(称晒青)。晒青搭架, 铺放青席。每平方米摊叶1千克左右, 视日光强弱,每隔一定时间翻动一次,至萎凋适度; 室内加温萎凋(称烘青), 在离地3米处搭成阁楼, 上加横档, 横档上铺放青席, 摊叶厚9~10厘米, 利用熏焙上升的热气进行加温萎凋, 室内温度控制在28~30℃, 每隔10~20分钟翻拌1次, 至萎凋适度止。揉捻用揉捻机, 揉时60~90分钟, 中间解块一次。揉后发酵, 春季约经5~6小时达发酵适度,即投入高温平锅内翻炒2~3分钟。因高温锅锅底见红,俗称过红锅, 以及时停止发酵。炒后复揉5~6分钟,即可熏焙。熏焙在青楼内进行, 室内门窗密闭, 将纯松柴片按“T”“川”“二”字形排列于地面, 点燃火堆,不见火苗, 慢慢燃熏。松烟随热气上升至焙架,焙架上搁置水筛, 呈鱼鳞状排列,每筛投复炒叶2千克摊匀,用松柴明火熏焙至足干, 中间不需翻拌,每批需8~12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