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体 正体唐宋词虽有严整格律,但一调多体者,其字数、平仄、用韵均不相同,并有单调、双调之别。在诸多体格中,以词家较早而又大多习用的一个词调体格为标准,其他列入“又一体”。后人称此定格为“正体”,又称“正格”。如《词律》卷二以牛峤《江城子》单调三十五字为正体,张泌此调三十六字,欧阳炯三十七字者为“又一体”。《唐宋词格律》列举双调以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七十字为定格。 ☚ 体制 变体 ☛ 正体 正体又称“正格”。有些词牌有多种体式,需要以某一首作品定为标准体式。这个标准体式即称做“正体”。如《黄莺儿》,《钦定词谱》注云:“此调以此(柳永)词为正体,王诜、陈允平词正与此同。若晁(补之)词之句读小异,无名氏之减字,皆变体也。” ☚ 三叠、四叠 变体 ☛ 正体;政体◉ 正体zhènɡtǐ 名 ❶规范的汉字字形。〈例〉~字/ “咏”是~,“詠”是异体。〈近〉正字。 ❷楷书。〈例〉精于~/ 每天练~一篇。〈近〉楷书/ 正楷/ 正字。 ❸拼音文字的印刷体。 ◉ 政体zhènɡtǐ 名 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例〉君主~/ 共和~/ ~与国体是相适应的/ 我国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正体zhèng tǐ规范的汉字字体。1933年贺圣鼐等《近代印刷术》上篇:“铅字悉用正体,凡破体、俗体皆列入添盘字,从此排印报章时文困难减矣。” 俗书、俗体字[俗体、俗字]、异体字;正体[正体字]、正字○俗书sú shū(名)通俗流行而有别于正体的字:~不可从。 ○俗体字sú tǐ zì(名)指通俗流行而字形不规范的汉字:~亟待规范。也说〖俗体〗、〖俗字〗。 ○异体字yì tǐ zì(名)跟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对~应进行整理规范。 ●正体zhèng tǐ(名)规范的汉字字形:推广~是汉字规范化的任务|提倡写~而不写俗体。也说【正体字】。 ●正字zhèng zì(名)字形符合规范标准的字:我们平常写字就要坚持写~| 印刷通用汉字应该是~。 文体 文体体类 制裁 文体名:议 骈(骈文) 赞(论~) 解 铭 一种文体名:题辞 题词 古代的一种文体:对(对策;对问;奏对) 辞 诏书的文体:诏体 文章的体制、格式:裁 传留下来的诗文体制:余制 文词的体式:词体 正统的体式:正体 雅体 著作的编写格式或组织形式:体例
另见:题材 写作 文章 ☚ 文体 各种文体 ☛
各种字 各种字书写的文字:蛇蚓 语句中的字或词:字眼 字脚 小字:蝇头 小楷字:蝇头小楷 蝇头楷书 蝇头细书 蝇头细字 蝇头细楷 大字:擘窠(擘窠书;擘窠大字) 正楷字:正体 写错或读错的字:白字 别字 错字 讹字 误字 误书 谬字 错别字 字谜中作为谜底的字:谜字 因缮写、刻版等错误而多出的字:衍字 因缮写、刻版等错误而多出的字或句子:衍文 形状怪异难以辨认的字:虫书鸟迹 虫书鸟篆 蝌斗鸟迹 蝌蚪鸟迹 宋代称犯人脸上刺的字:金印(打~) 仙人所写的奇字:仙书 灵书 为留作纪念所题写的字:题字 写法不同的同音同义字:重文 异体字 不同形体的字:殊文 不认识的字:生字 不常用的字:冷字 僻字 不规范的字:伪字 稚嫩拙劣的字:栖鸦 涂鸦 ☚ 字 笔画 ☛
主要部分 主要部分主(~力;~脑;~导;主体;主干;~从) 元(元本) 体骨 正体 根体 重心 中心 大端 大处(~着眼) 核心 大头 菑畬基本 根本 鸿纲 物体的主要部分:身 中心部分:核(核心) 枢(中枢) 心脏 贯串事物的中心:轴(轴心) 枢要中心:枢中 关键,中心:枢括 事物的根本和要害:根节 重要的部分:要(要点;~害;要端;提~) 干(~线;基干;主干;骨干) 中坚 大纲 鸿纲 重点 要害 机衡 管钥 襟冕 诀窍 中心,重点:基点 重要或中心的部分:枢(中枢;要枢) 心腹(~之患) 骨髓 轴心 考虑问题的基点:出发点 ☚ 一部分 精华 ☛
派别 派别派(派系) 宗 山头(削平~) 门户 派别,门派:部(党~) 派系与门第:党甲 学术或宗教派别:门(孔~) 学术上的各种派别:百家(~争鸣) 九源 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学派 学流 学脉 门仞 各种学派:群学 各个学派:诸家 自成一家的学派:一家之学 不同的派别出自同一本源:异派同源 另外兴起的派别:异军 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儒(儒家;儒学;儒教;儒门;儒业;儒科) 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百家诸子 政治派别:政派 政治活动中的派别:翼(右~) 政治上倾向进步或革命的一派:左派 政治、学术、文艺、宗教等方面的不同派别:宗(宗派) 独霸一方的宗派:山头(另立~) 不同宗派:异宗 各政党或政党中的各派:党派 邪恶的党派:孽党 淫朋 蜮党 某宗教内部的派别:教派 宗教教派:教门 佛教各宗派:诸宗 一线相传的或亲信的派系:嫡系 嫡派 学派、党派等一脉相传的嫡派:嫡统 适统 正统 正绪 正体 非正统的派别:异教 邪宗 不正派的宗教派别或学术派别:旁门左道 傍门外道 旁门外道 旁门小道 左道旁门 左道外门 邪魔外道 野狐外道 邪魔歪道 天魔外道 (学术、宗教、政党等内部因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派别)
另见:组织3 团体 结合 ☚ 派别 自成一家 ☛
字体 字体字 书(正~;楷~;行~;草~;隶~;篆~) 汉字的一种书体:楷(小~;细~;工~)篆 草 汉字的楷书:真(~字;~草隶篆) 正体书法:真书 真楷 正字 正书 楷体 楷书 楷字 正楷 古代的一种字体:籀 各种字体:三真六草 周朝通行的字体:籀文 籀书 古籀 秦朝通行的字体:篆字 篆体 小篆 云书 大篆和小篆的统称:篆书 萧思话的行书和范晔的小篆:萧行范篆 细笔划的篆书:银针 汉朝通行的字体:隶(隶文;隶书;隶字;隶体) 今字 今文 云阳 隶书和草书:隶草 草体书法:草体 草书 醉草 醉书 醉帖 草书的一种:章草 奔放的草书:狂草 颠草 介于草、楷间的书法:行书 拼音文字的印刷体:正体 书法中一种瘦劲有力的字体:筋书 点画痴肥而无骨力的字体:墨猪 娟柔的字体:媚笔 字体丰满强劲:丰劲 字体劲瘦有骨力:峋嶙 字体瘦细而劲健:瘦硬 字体的笔瘦硬挺拔:骨立 字形细长而挺拔有力:瘦健 字体或笔墨雄健挺秀:峭拔 (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形体:字体) ☚ 手迹 词 ☛
嫡子 嫡子嫡(嫡嗣) 适子 正室 嫡子的尊称:景胄 正妻所生的长子:冢(冢嫡;冢适) 嫡长(嫡长子) 宗子 的子 长嫡 首嫡 承宗的嫡长子:正体 天子诸侯的嫡长子:世子 元子 周及春秋时卿大夫的嫡子:门子 嫡妻的次子以及妾子:支子 (正妻生的儿子:嫡子) ☚ 大儿子 各家的儿子 ☛ 正体zhèng tǐ太子。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毓德于少阳,王宰宣哲于元辅。” 正体整复之意,即整治人体骨折、损伤。出《正体类要》上卷。明、清时代正骨科也有称为正体科的。 正体即正骨。明、清时代正骨科也称“正体科”。 正体zhèngtǐ正骨名词。寓有整治人体伤折病症的意思。出《正体类要》。明、清时代正骨科亦称正体科。 正体regular 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