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欹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欹器 欹器先秦寓言。战国赵荀况撰。《荀子·宥坐》:孔子观于鲁恒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 ☚ 棘尖刻猴 揠苗助长 ☛ 欹器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②,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③。”孔子曰: “吾闻宥坐之器者, 虚则欹, 中则正, 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 “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④。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荀子·宥坐》 【注释】 ①欹(qi)器:伴坐之器,放在座位旁边用来警戒自己,与现在的“座右铭”作用类似。这种欹器为古代盛酒用的一种祭祀器具,因为它形体倾斜,容易翻倒,故名。②庙:宗庙。皇帝死后为之建造的祭祀处所。③宥(you)坐:伴坐。宥,同“右”。④挹(yi):舀,汲取。⑤恶(wu)有:哪有。 【意译】 孔子有一次到鲁桓公的宗庙里去视察,看见一个形体倾斜的酒器,守庙人告诉他这是伴坐器皿。孔子曾听说过伴坐器皿内部空虚了就倾斜,不空不满时立得很端正,太满了就翻倒。为了证实一下这种说法,孔子回头命令弟子说:“倒水进去吧!”于是弟子舀水来倒了进去。果然,不空不满就端正,满了就翻倒,空了就倾斜。孔子看了以后长叹一声:“唉,哪有满了还不翻倒的道理呢?” 【解说】 “谦受益,满招损”。人同欹器一样,一自满就会跌跤受伤,“满而覆”。只有谦虚才会让人受益,不过,如同沉默不是深刻一样,空虚便不等同于谦虚。有的人表面唯唯诺诺,别人批评什么他接受什么,似乎是谦谦君子,但他只有虚心的外表,没有作为虚心后盾的内容,因而,这种“虚心”只是苍白的表现,是“空虚”,与“谦虚”有质的区别,最后还是会像欹器一样因虚而欹,往旁边倾斜,成不了大器。沸腾的时代给了每个有志者大展宏图的时运与机会,我们讲谦虚,并不是要求有志者磨平棱角,不求创新,不去建功立业,我们只是要求有志于创新的人们能够做个清醒的胜利者,要知道,即使胜利了,可前路也正长,“谦虚”这种美德能够给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插上向更高处腾飞的翅膀。 【相关名言】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禮尚部 > 禮器 > 欹器 欹器 qīqì 古代一種傾斜易覆的盛水器。頗爲靈巧,水少則傾,中則正,滿則覆。人君可置於座右以爲戒。原爲汲水用陶罐。外形如梭,腹部鼓,罐口略小,底部尖。腹部靠下,有兩隻對稱的耳,用以繫繩提挈。腹空時,重心在罐耳之上,提起,罐身自然欹倒,便於灌水。半滿時,重心移至底部,罐身自動扶正。水滿,則重心上移至罐耳,極易傾覆。後略加改型,稱爲“欹器”。《荀子·宥坐》:“孔子觀于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爲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爲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者,虚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楊倞注:“宥與右同,言人君可置於座右以爲戒也。”北周·庾信《周禮宗廟歌·皇夏》:“欹器防滿,金人戒言。”後人曾仿製,均已失傳。 盛液器 盛液器盛饮料或其他液体的器具:杯(杯子;玉~;耳~;天~;金~;渌~;荷~;犀~) ☚ 容器 盘子 ☛ 欹器 欹器先秦时期宗庙祭器。其特点为倾斜易覆,故又称为“宥坐之器”。宥即右,意思是将此器置于座右以为戒。《荀子·宥坐篇》记载: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此为何器?’ 守庙者曰: ‘此盖为宥坐之器。’”于是孔子叫他的弟子往欹器内注水,注到适中时欹器就正了,当注满时欹器倾覆了,而空着的时候亦为倾斜状态。因此孔子“喟然而叹曰: ‘吁! 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欹器大约为陶制,其具体形状今已不详。 ☚ 斝 天书九鼎 ☛ 欹器 欹器本作欹器。一种符合重心变化而导致或倾或直的古代巧器。本用于汲水, 后作为道德规范或行为标准的“宥坐之器”。半坡尖底瓶当为其原形。周庙中有欹器,虚则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据《晋书·杜预传》,周庙的欹器, 在汉末战乱中绝其形制, 不复存。关中发明家杜预于晋武帝初年创意造成,并奏上,帝甚嘉叹。又据《南史·祖冲之传》,晋时杜预有巧思,造欹器,三改不成。《太平广记》亦有:杜预造欹器不成。《隋书·天文志》载,隋代宇文恺、耿询等人在长安将其用于控制称水漏器中水位的高度, 从而得到比较恒定的壶漏流量。之后,历代皆造欹器。 ☚ 蒲元斜谷铸刀 水转连磨 ☛ 欹器 欹器欹(qi)本作“攲器”。古代的一种巧器。原为灌溉用的汲水陶罐,系绳的罐耳,位于罐腹靠下的部位。空时重心在罐耳以上,用绳悬挂时,罐身倾斜,便于打水,水到半罐时,重心移到罐耳以下,罐身自动扶正;当水灌满时,由于重心上升到罐耳以上,又很易倾覆。这种汲水陶罐略加改型,被称为欹器。《荀子·宥坐》:“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并装水作了试验。按宥与右同。此以欹器讲不可自满的做人道理,似座右铭。晋杜预、南朝祖冲之等曾仿制。 ☚ 蒋丙然 程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