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欧阳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共12首 (词)元· 十月都人家旨蓄。 霜菘雪韭冰芦菔。 暖炕煤炉香豆熟。 燔獐鹿。 高昌家赛羊头福。 貂袖豹祛银鼠襮。 美人来往毡车续。 花户油窗通晓旭。 回寒燠。 梅花一夜开金屋。 (词)元· 五月都城犹衣夹。 端阳蒲酒新开腊。 月傍西山青一掐。 荷花夹。 西湖近岁过苕霅。 血色金罗轻汗浃。 宫中画扇传油法。 雪腕綵丝红玉甲。 添香鸭。 凉糕时候秋生榻。 (词)元· 六月都城偏昼永。 辘轳声动浮瓜井。 海上红楼欹扇影。 河朔饮。 碧莲花肺槐芽沈。 绿鬓亲王初守省。 乘舆去后严巡警。 太液池心波万顷。 间芳景。 扫宫人户捞渔艇。 (词)元· 三月都城游赏竞。 宫墙官柳青相映。 十一门头车马迸。 清明近。 豪家寒具金盘饤。 墦祭流连芳草径。 归来风送梨花信。 向晚轻寒添酒病。 春烟暝。 深深院落秋千迥。 (词)元· 二月都城春动野。 引龙灰向银床画。 士女城西争买架。 看驰马。 官家迎佛官兰若。 水暖天鹅纷欲下。 鹰房奏猎催车驾。 却道海青逢燕怕。 才过社。 柳林飞放相将罢。 (词)元· 余读欧公李太尉席上作十二月渔家傲鼓子词,王荆公亟称赏之。心服其盛丽,生平思仿佛一言不可得。近年窃官于朝,久客辇下,每欲仿此,作十二阕,以道京师两城人物之富,四时节令之华,他日归农,或可资闲暇也。至顺壬申二月,玄修大典既毕,经营南归,属春雪连日,无事出门,晚寒附火,私念及此,夜漏数刻,腹稿具成,枕上不寐,稍谐叶之。明日,笔之于简,虽乏工致,然数岁之中,耳目之所闻见,性情之所感发者,无不檃括概见于斯。至于国家之典故,乘舆之兴居,与夫盛代之服食器用,神京之风俗方言,以及四方宾客宦游之况味,山林之士未尝至京师者,欲有所考焉,此亦可见其大略矣 正月都城寒料峭。 除非上苑春光到。 元日班行相见了。 朝回早。 阙前褫帕欢相抱。 汉女姝娥金搭脑。 国人姬侍金貂帽。 绣毂雕鞍来往闹。 闲驰骤。 拜年直过烧灯后。 (词)元· 九月都城秋日亢。 马头白露迎朝爽。 曾上西山观苍莽。 川原广。 千林红叶同春赏。 一本黄花金十镪。 富家菊谱签银榜。 龙虎台前驼鼓响。 擎仙掌。 千官瓜果迎銮仗。 (词)元· 七月都城争乞巧。 荷花旖旎新棚笊。 笼袖娇民儿女狡。 偏相搅。 穿针月下浓汝佼。 碧玉莲房和柄拗。 晡时饮酒醒时卯。 淋罢麻秸秋雨饱。 新凉稍。 夜灯叫卖鸡头炒。 (词)元· 十二月都人供暖箑。宫中障面霜风猎。 甲第藏钩环侍妾。红袖擪。 笑歌声送金蕉叶。倦客玉堂寒正怯。 晓洮金井冰生鬣。冻合灶觚饧一碟。 吴霜镊。换年懒写宜春帖。 按:彊村丛书用明刊圭斋文集本, (词)元· 四月都城冰碗冻。 含桃初荐瑛盘贡。 南寺新开罗汉洞。 伊蒲供。 杨花满院莺声弄。 岁幸上京车驾动。 近臣准备銮舆从。 建德门前飞玉鞚。 争持送。 葡萄马乳归银瓮。 (词)元· 八月都城新过雁。 西风偏解惊游宦。 十载辞家衣线绽。 清宵半。 家家捣练砧声乱。 等待中秋明月玩。 客中只作家中看。 秋草墙头萤火烂。 疏钟断。 中心台畔流河汉。 (词)元· 十一月都城居暖阁。吴中雪纸明如垩。 锦帐豪家深夜酌。金鸡喔。 东家撒雪西家噱。纤指柔长宫线弱。 阳回九九官冰凿。尽道今冬冰不薄。 都人乐。官家喜受新年朔。 欧阳玄 欧阳玄1283—1357字原功,号圭斋,浏阳(今属湖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累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天历二年(1329)除艺文少监,修《经世大典》。顺帝立,改佥太常礼议院事,拜翰林直学士,编修《四朝实录》,为辽宋金三史总裁官。至正五年(1345)进翰林承旨。十七年卒,年七十五,谥文。《元史》卷一八二有传,危素撰《行状》(《危太朴文续集》卷七)。著有《圭斋文集》十五卷、《附录》一卷。词存集中,《彊村丛书》辑为《圭斋词》一卷,凡十二首,系仿欧阳修十二月《渔家傲》鼓子词之作。成于至顺三年(1332)二月《经世大典》修毕之后。词前小序有云:“虽乏工致,然数岁之中,耳目之所闻见,性情之所感发者,无不隐括概见于斯。至于国家之典故,乘舆之兴居,与夫盛代之服食器用,神京之风俗方言,以及四方宾客宦游之况味,山林之士未尝至京师者,欲有所考焉,此亦可见其大略矣。” ☚ 张雨 王国器 ☛ 欧阳玄 欧阳玄1273—1358字原功。祖籍庐陵(今属江西),迁居潭州浏阳(今属湖南)。年十四即下笔成章,经史百家无不研究,尤通理学。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决疑狱,抑豪右。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泰定帝致和元年(1328),迁翰林待制。文宗天历(1328—1330)初,署奎章阁艺文少监,修《经世大典》。顺帝元统元年(1333),拜翰林学士,升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后至元五年(1339),拜翰林学士。至正(1341—1368)间,总裁修辽、金、宋三史。至正五年(1345),拜翰林学士承旨。屡乞休不准。至正十七年十二月(已入1358),卒于大都寓舍,年八十五。谥文。其一生三任成均,两为祭酒,六入翰林,三拜承旨。玄以古文名世,诗名却不及虞集、马祖常等人。其诗作以绝句为胜,有些颇有情趣,如《为所性侄题小景》,有些意象飞动,如《京城杂咏》。为前人所称的诗句如“下帘危坐听松涛”、“一夜吹香满六桥”、“为君眠断白云乡”也都有这种特点。诗集中也有像《和李溉之舞姬脱鞋吟》这类香艳之作。著有《圭斋集》。《元史》卷一八二有传。 ☚ 虞集 揭傒斯 ☛ 欧阳玄 欧阳玄1273—1357元代史学家、辞赋家。《元史》有传。字原功。谭州浏阳(今属湖南)人。弱冠有文名,延祐二年(1315)赐进士出身。历任平江、芜湖、武冈等州县地方官,有善政,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1328)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元统元年(1333)拜翰林直学士,升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任撰修辽、金、宋三史总裁官。至正五年(1345),拜翰林学士承旨,参定国律。玄久患足疾,屡辞官不允,至正十七年(1351)病卒。追封楚国公,谥曰文。他主张作文必求实事而后动笔,反对虚夸妄诞之言。文章平实简练,富有情趣。其赋今存《天马赋》、《辟雍赋》、《墨梅赋》等。有《圭斋集》44卷,今存16卷。 ☚ 英和 欧阳鼎 ☛ 圭斋集/圭斋文集 ☚ 金华黄先生文集 圭斋集 ☛ 欧阳玄 欧阳玄1273—1357字原功,号圭斋。本欧阳修的同族而迁居潭州浏阳(今属湖南)。延佑二年(1315)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历官40余年,朝廷诏文典册,多出其手。当时海内名山庙院、权贵墓碑,以得玄文为荣。他在散文《芳林记》中,说一个人只要清白自守,声名自然远畅,正如兰生深林,芳香之气必然外溢。他所作散文也是力求平实,不务矫饰,我清新扼要,简明流畅。著有《圭斋集》。 ☚ 虞集 揭傒斯 ☛ 欧阳玄 欧阳玄1273~1357字原功,号圭斋,元浏阳人。幼聪敏异常。稍长,从南宋遗老学辞章,于宋代理学源流尤为精通。仁宗延祐二年 (1315) 中探花,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迁芜湖县尹,调武冈尹。县中各民族杂居,赤水、大清两洞僚民械斗,玄单骑前往劝解,平息争端,僚民遂安。后迁国子监博士、监丞,升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日值内廷,制诏书檄皆为其手撰。又编修四朝实录,兼国子监祭酒,并赴中都议事,升侍讲学士,进阶光禄大夫。曾奉诏纂修《经世大典》,总裁宋、辽、金三史。卒后追赠大司徒、柱国,封楚国公。有《圭斋文集》16卷传世。 ☚ 炎帝 欧阳询 ☛ 欧阳玄 欧阳玄1283—1357字原功。浏阳人。祖籍江西庐陵,宋时高祖安迁居浏阳。元仁宗延祐二年 (1315) 中探花,授平江州同知,调芜湖县尹、武冈尹。打击土豪劣绅,复奴为良,颇有政声。升国子监丞、翰林侍制兼国史院编修,纂修《经世大典》。顺帝元统三年 (1335),任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旋迁侍讲学士、翰林学士承旨。主持编修《四朝实录》,任宋、辽、金史编修总裁,发凡起例,审阅稿件,主笔“赞”语,出力甚多。后因病请求致仕,授湖广行中书省右丞,进阶光禄大夫。卒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著有《圭斋文集》、《唐书纂要》等。 ☚ 张虎 曾鉴 ☛ 欧阳玄 欧阳玄1273—1357字原功,号圭斋。先世家庐陵(今江西吉安),后迁浏阳。自幼天资茂异,八岁,由母亲自课读经传,日能记诵数千言。学使令赋梅花诗,立成十首,至晚,增为百首。稍长,于经、史、子、集无不研习,对宋代伊洛诸儒理学源流更为精通。元延祐二年(1315) 第一甲第三名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待制兼编修,主修《四朝实录》,纂修《经世大典》,总裁辽、金、宋三史。历官四十年,朝内文献多出其手,宫观碑文均以得其撰写为荣。著有《圭斋文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四库全书总目》) ☚ 彭友信 胡天游 ☛ 欧阳玄1273~1357Ouyang Xuanpoet and proser of the Yuan Dynasty,also named Guizhai.Works: True Records of the Four Dynasties,A Collection of Guizhai,etc. 欧阳玄1274—1358元著作家。字原功,号圭斋。浏阳(今属湖南)人,祖籍庐陵(今江西吉安)。欧阳修之后。善词章,通理学。延祐进士。文宗时,修《经世大典》。顺帝时,修宋、辽、金三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至正十七年末(公元1358年初),死于大都(今北京)。著有《圭斋文集》。 欧阳玄1274—1358元史学家。字原功,号圭斋,浏阳(今属湖南)人。欧阳修之后。延祐进士。善词章、通理学。历官四十余年,为政廉平。三入国子监任职,两为祭酒;六入翰林,三拜承旨。参加编修四朝实录,纂修经世大典,任宋、辽、金三史总裁官。凡宗庙朝廷雄文大册、播告万方制诰,多出其手。死于大都(北京)。有《圭斋文集》。(参考图477)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