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欧阳修《泷冈阡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欧阳修《泷冈阡表》

呜呼! 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 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 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 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 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 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 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 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 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 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 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 ‘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 耶? 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 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 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 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 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 呜呼,其心厚于仁 者耶! 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 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 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 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 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 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 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 陵(11),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 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始得 赠封其亲。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 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 政事。又七年而罢。自登二府(12),天子推恩,褒其三世。盖自嘉祐以 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 令。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 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 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今上初郊(13), 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 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 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 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 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 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 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曰乙亥;男推诚、保德、 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 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 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

【注释】①皇考:已故的父亲。父死曰“考”,母死曰“妣”。皇,尊称。②卜 吉:占卜吉日、吉地,即埋葬。③克:能。④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没有一间房一 垄地。形容生计艰难。⑤归:旧时称女子出嫁。⑥间御:偶尔进用。⑦矧 (shěn):何况。⑧术者:指算命、看相者。岁行在戌:木星运行到戌年。⑨矜饰: 虚伪、做作。⑩太君:官员之母的封号。(11)夷陵:今湖北宜昌。(12)二府:指枢密院、 中书省。(13)今上:当今皇帝。郊:祭天。

【鉴赏】泷冈是地名,在今江西永丰的凤凰山,阡是墓道的意思。本文 是欧阳修撰写的刻在双亲墓碑上的表文。欧阳修曾于宋仁宗皇祐五年 (1053)作《先君墓表》,但未刻 石,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任青 州知州时,他才在《先君墓表》的 基础上加以精心修改,写成这篇 《泷冈阡表》,这时,距他父亲的 下葬已六十年了。这篇墓表前 半部分追思父德母训,后半部分 以自己的光宗耀祖告慰双亲,语 言平易质朴,感情深切真挚。

《泷冈阡表》写作者追念其 父孝亲能养、治民慎杀的忠厚仁 德的品行以及少孤力学,为官清 廉的经历,追念其母仁爱节义、 恭俭有礼、教子仁孝、盼儿成立 的品德,表达了作者情深意长的 仁人孝子之心。同时作者也以 自己的功业表示自己未辜负父母的期望,以告慰先人在天之灵。文中为 善必报、福延子孙的观点有迷信色彩,但处理死狱“常求其生”的观点确实 是忠厚长者之论,值得肯定。

叙事写人,从“有待”二字生发,始终围绕“有待”二字展开。第一段 写作者“盖有待也”,第二段写父母“有待于汝”,最后又点到“太夫人之所 以教而有待于修者”。一篇墓表中“有待”二字,一点再点而三点,父母盼 儿成人之心、望儿立业之意,儿子发愤有为之志,都表达得淋漓尽致。而 且,儿子念父母,容易碎语拉杂,有“有待”二字贯穿,使两代人忠孝传家, 一脉相承,两代事也就井井有序,形成一个仁德孝亲、福延后代的有机体。

本文写人手法颇有创意。父亲的德行功业都是通过母亲口述的。这 就是一石二鸟、一笔多用的写法,既通过对话叙事写人,表现其父的德行 品格,也同时表现其母的仁爱节义、识大体、尚忠孝,教子有方,用笔深婉 曲折,辞约义丰。文章还运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法,娓娓而谈,如泣如诉, 语语入情,感人肺腑。本文是碑墓文发展史有着重要地位的作品,与韩愈 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文》被人称为“千古至文”。
 

徐薇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288-290页.

唐宋散文之欧阳修《泷冈阡表》全文翻译与鉴赏点评 - 可可诗词网

欧阳修《泷冈阡表》

欧阳修《泷冈阡表》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1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2。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3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4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5,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6。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况常求其死也7。’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8。’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9?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

“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10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11。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得仪,世为江南名族12。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13。 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14。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15。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始得赠封其亲16。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17。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18。 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故自嘉佑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19: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皇妣累封韩国太夫人;今上初郊,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20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21。”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22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23



【注释】 1皇考:父死称考,皇为尊称。崇公:欧阳观于神宗即位后追封崇国公。 卜吉:选择吉祥的墓地。泷(shuang双)冈:在江西永丰县南之凤凰山,山旁即沙溪市。阡:墓道。有待:等待皇帝的封赠。 2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古代列侯的妻子称夫人,列侯死后,其子袭封后才能够称其母为太夫人。 3施与:以资财帮助别人。庇:此处作依靠解。 4养(yang样):下奉(供养)上叫做养。这里是说欧阳修的父亲事亲至孝。立:成立,建树。 5归:古时女嫁曰归。免于母丧:母亲死后三年除去丧服。 6间:间或,有时。御:食用。 7官书:此特指有关刑狱方面的文件。矧:况。 8剑:斜负在背上,象背剑一般。一说抱在怀里象抱剑一般。术者:占卜、算命、巫医一类的人。岁行在戌:过去以天干和地支相配以纪年,此指戌年。 9矜饰:矜持掩饰,装模作样。发于中:发自内心。 10要(yao腰)于孝:要求归于孝道。句中前一“志”作志向、宗旨解;后一“志”作记解。 11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道州:州治今湖南道县。泗州:州治今安徽泗县。绵州:州治今四川绵阳县。判官、推官:宋制均为一郡的佐吏。泰州:州治今江苏泰县。据《年谱》,欧阳观卒于泰州军事判官住所。 12讳:死者之名曰讳。这句是说郑氏的父亲名德仪。 13福昌:约今河南宜阳县。乐安:约今山东惠民县。安康:约今陕西安康县。彭城:即今徐州。《宋史·职官志》载,当时臣僚母氏的封号有国太夫人,郡太夫人、郡太君、县太君等。 14微时:地位低下,生活贫困时。苟合:苟且、随便。这句意为欧阳修不是无原则的投合世俗。 15夷陵:在今湖北宜昌县东南。宋仁宗景佑三年,欧阳修因范仲淹贻书斥责高若讷,遂被贬到夷陵,其母支持他坚持正义,亦欣然同往贬所。故:本来。处之有素:平时已经习惯。 16据《年谱》,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随即授官食禄。此时距其父死,实计整二十年,庆历元年(1041),祀南郊,加恩百官,欧阳修亦获升迁,封赠其亲,当亦在此年,实计恰文中所言十二年。 17龙图阁:宋王朝藏图书典籍的馆阁之一。吏部:属尚书省,掌管官吏的升迁、任免、调动,设郎中四人分管其职。留守南京:宋制,西京、南京、北京各置留守一人,以知府兼任。南京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市。欧阳修于皇佑元年(1049),以龙图阁直学士知颍州,次年改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事,转吏部郎中。皇佑四年,其母卒。18非才:不才,古人自谦之辞。副枢密:副是动词,指做枢密院(宋代中央主管军事的最高机构)副使。参政事:即参知政事,宋制为副宰相。据《年谱》,欧阳修作枢密副使是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第二年转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罢相知毫州。 19二府;《宋史·职官志》:“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必加宠锡:宋代遇国家庆典、祭祀,官员都有封赏,并及祖先,称推恩。锡,即“赐”。 20府君:对祖先的尊称。累赠:连续赠封很多官爵,最后封赐的官爵叫“累赠”。金紫光禄大夫:汉置光禄大夫,宋时为散官。加金章紫绶的称金紫光禄大夫。太师:设于周代,历代相沿,与太博、太保合称三公,宋仅是赠官。中书令:中书省长官,唐代是宰相之职,宋仅是赠官。尚书令:尚书省长官,唐初是宰相之职,宋已是加官、赠官。今上初郊:指熙宁元年十一月神宗即位后举行第一次郊祀。崇国公:宋代异姓很少封王,国公是仅次于王的封号。 21三朝:指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见:同现。 22德薄能鲜(xian):德行浅薄,能力很差(鲜的意思是少)。遭时窃位:生逢其时,窃取了高位。此乃作者自谦语。 23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朔:顾炎武《日知录·年月朔日子》:“古人文字,年月之下必系以朔,必言朔之第几日,而又系之干支,故曰朔日子也。”四月辛酉朔,是说四月初一的干支属辛酉。自“推诚保德”至“食实封一千二百户”是欧阳修当时的全部封号、官衔、职务和官爵。宋代官员因不时有所封赠,有不少封号,这里除了“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东路安抚使”为实际职务外,其他均为空头官衔,所谓“食邑”、“食实封”也为虚名。



【今译】 唉!我父崇国公在泷冈选择吉详之地下葬已有六十年了。他儿子欧阳修才在墓道上为他立碑。这不是我胆大有意推迟,而是在等待皇帝的封赐。

我非常不幸,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守节,誓不再嫁,家境贫穷,她挑起全部生活的重担,培养教育我,直到长大成人。母亲对我说:“你父亲做官时,十分清廉,总是乐于助人,非常好客。他的收入不多,很少有剩余。他说:‘不能使财物成为我的累赘。’所以他死时,没有留下片瓦寸田可以维持生活。我依靠什么来自己守节呢?我对你父亲了解的不多,因此,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了。我嫁到你家,来不及孝敬婆婆,但我知道你父亲是非常孝敬父母的。你失去了父亲,年纪尚小,虽不能断言你定会成材,但可以肯定你父亲会有好后代的。我出嫁时,你父亲刚服完母丧仅一年。每逢佳节祭奠先人时,他总是流着泪说:‘祭品再丰富,也不如活着时微薄地奉养他们啊!’偶尔改善生活,他也会流泪说:‘以前生活困难,现在富裕了,却来不及侍奉父母了!’才看见这种情况时,想他刚结束服丧,偶尔如此而已。可后来还是这样,直至去世无不如此。我没能赶上孝敬婆婆,可从这些能够看出你父亲是孝敬父母的。你父亲做官时,有一次,他夜里秉烛审定案卷,不时停笔叹息。我问他为何叹气,他说:‘这人被判了死罪,我想为他找条生路,可毫无办法啊!’我问:‘能给死囚找条生路吗?’你父亲说:‘尽力为他谋求生路而不行,死者和我就均无遗憾了;何况,为死囚找到生路的事情也确实有过,正因为有过这样的事情,才知道不尽力寻找生路而被处以极刑的人会留下遗憾的啊。常为死囚谋求生路,也会遇到失误至死的;但却有人总想将人置于死地。’你父亲说着回头见奶妈抱着你,又指着你叹息道:‘算命的说我将死于戌年。如果他说的对,就看不见儿子长大成人了,以后要把我的事告诉他。’他教育年轻人时,常说这些话,我听多了,也就记熟了。他在外面干了什么我不知道,但他在家无任何虚伪做作之处,所做所为无不如此。这是从心扉中流出的啊!唉!他是打内心重视仁道的啊!所以,我敢肯定你父亲必有好后代。你要记住这些,自强不息。敬养老人不求富裕,讲究的是一个‘孝’字;为他人谋利虽不能遍及万物,但内心一定要讲求仁道。我没什么可教训你的,这些仅仅是你父亲的希望。”我流着泪水把这些话刻在心上,不敢遗忘。

我父亲也是很小的时侯父亲就去世了,他发奋求学,终于在成平三年考上进士,他当过道州的判官,也任过泗、绵两州的推官,还担负过泰州的判官,去世时仅五十九岁,被埋在沙溪的泷冈。我母亲姓郑,她父亲名德仪,是江南世代有名的望族。母亲孝义宽仁,节俭善良,待人彬彬有礼,先封福昌县太君,后又加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家境贫寒时,她勤俭持家,以后也总保持在这个限度以内。她说:“我儿子不能无原则地投合世俗,勤俭节约是为了对付苦难岁月。”后来我被贬为夷陵县令时,母亲谈笑自若,她说:“你家原就贫微,我早就习惯了。只要你能安心,我也就安心了。”

父亲去世二十年后,我才能以俸禄敬养母亲。十二年后,进入朝廷,才使先人得以赠赐封号。又过了十年,我升任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而母亲却因病在官邸逝世,享年七十二岁。再过八年,我这无才之人荣升枢密院副使,参预政事达七年时间。升入枢密院与中书省后,天子施恩,赠封曾祖、祖、父三代。从嘉佑年间开始,逢遇国家庆典,总是加以恩宠封赐:先曾祖父陆续封赐了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先曾祖母封为楚国太夫人;先祖父先后赠封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先祖母封赠吴国太夫人;先父崇公,累封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先母累封越国太夫人。当今皇帝即位后第一次祭天,又封先父为崇国公,先母封号魏国太夫人。

我流着泪说:“唉!人做好事总会有所报答,不同的是时间早晚而已;这是世间的常理啊。我的祖先与父亲积善成德,享有那些荣誉是理所当然的;他们生前虽不能尽享其荣,现在封赐爵位,嘉奖荣德,实在享有三朝之恩宠,这足以流芳后世,他们的子孙也因此得到庇护。”我列出世代家谱,并把它刻上墓碑。又将父亲崇国公的遗训和母亲对我的教诲和期望,一起刻在墓道上,使人们知道我德行浅薄,才能贫乏,只因逢遇开明圣世,进封官爵,并有幸保全气节,不使先人受到耻辱,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啊!< >熙宁三年四月十五日,儿子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欧阳修撰写墓表。



【集评】 清·沈德潜《唐宋文读本》:“不特不铺陈己之显扬,并不实陈崇公行事,只从太夫人语中,传述一二。而崇公之为孝子仁人,足以庇赖其子孙者,千载如见,此至文也。若出近代巨公,必扬其先人为周孔矣。”

清·过珙《古文评注》:“以有待句为主,却将能养有后二段实发有待意,逐层相生,逐层结应,篇法累累如贯珠,其文情恳挚缠绵,读之真觉言有尽而意无穷。”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善必归亲,褒崇先祖。仁人孝子之心,率写出,不事藻饰,而语语入情。祗觉动人悲感,增人涕泪。此欧公用意合作也。”

清·王文濡《宋元明文评注读本》:“一字一句,俱从至性中流出,此与李密陈情表,昌黎祭十二郎文,震川先妣事略,同为天地古今有数文字。”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孔丛载孔子曰:古之听讼者,恶其意,不恶其人。求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乃刑之。君必与众共焉,爱民而重弃之也。今之听讼者,不恶其意,而恶其人,求所以杀,是反古之道也。欧公所述崇公之言,全本于此。

宋·黄震《黄氏日抄》“述其母记父之言,谓祭而丰,不如养之薄;谓治死狱,赏求其生。”



【总案】 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卒于大中祥符三年,作者于皇佑五年护母丧归葬古州泷冈时,便写了《先君墓表》,但未刻石。熙宁三年在青州知州任内,经过精心修订,更名为《泷冈阡表》,刻在他父亲墓前石碑上,时作者已六十四岁。作品感情真挚、刻划细腻,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依靠母亲辛勤抚育,以及父亲为官处世,正直忠厚、表里如一的态度;并真切地表达了作者为官作宰能坚持操守,不苟合于世,完全有赖于父亲的遗训和母亲的教诲。但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光宗耀祖和为善必报的思想,实不足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51:07